若是不够,叔您就费心给添点。
若是有剩余,就当给叔买二两茶叶了。
再说,作坊真的动工了,到处都需要叔的帮忙呢。”
买地基需要十六两银子,办契税也需要个六七百文。
打点县衙办差的,可能也需要个几百文。
中间村长去县衙办事,路上的花费,可能也需要个几十文。
这二十两银子,差不多能剩下二两。
柳文升心知肚明,也愿意让村长捞这些好处。
毕竟,作坊开到村子里,以后就需要村长出面罩着。
若是不让人捞点好处,以后稍微有点麻烦,人家怎么肯帮你说话?
若是有那眼红的出来找事,村长出面可顶大用了。
以往,柳文升很少在这种人情世故上用心思。
自从王小芸说了想当官太太之后,他才正式把自己放在一个官位上的人员来思考的。
有些事情仔细一想,便知道该怎么做了。
村长满意地拍拍柳文升的肩膀,夸赞道:
“嗯,嗯,不白读书。读书人说话办事,果然通透。
我这就去找村里几个主事的老人,去给你丈量宅基地去。”
村长说完,一刻都没有耽误,便直接带着柳文升去找了村子里的几个老人。
村子里的年长者,很受村民们敬重,办事也公正。
他们听了村长的话,反正也闲着没事,便一起去了河边。
柳文升指出自己想要的位置,村长一点都没干涉,便让会丈量的长者,去帮忙丈量了。
长者一点都没有含糊,公公正正地丈量出二亩地的范围。
在这选中地基的四个角的位置,有人便各放了四个半尺见方的石头,那便是地基的边界了。
村长感谢过帮忙的长者,还带着自豪的语气跟众人说道:
“文升,是咱们柳家村唯一的秀才,这宅基地吗,咱就给宽泛些。
反正他也是为了咱村子里好,大家说怎么样?”
村民们不管服气不服气柳文升,都不敢得罪村长的。
既然村长发话了,他们自然也没话说。
只有那王庆槐,骂骂咧咧地说了几句,别人知道他那无赖性子,倒也没有计较什么。
村长见众人没有异议,心里也满意地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