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招的女子多,男子就零星几个,还是经过严密调查的。
敬爱女性长辈,尊重女性同辈,爱护女性晚辈,能做到这些基础的男人,才有机会加入妇联这个部门。
妇联隶属于政府部门,但又是独立出来的。
从今往后,受到欺压、不公待遇、被家暴、被迫嫁人……等等各种情况的女子,都可以找妇联替她们做主了。
边城的妇联走向正轨之后,她们这些熟手,又会被派到其他州府做先锋。
不光是这一个部门如此,其他的部门也都是一样。
所有的政策法规,都是先在边城实验过后没有大问题,然后再去其他的州府进行推广。
与此同时,也是在为其他州府培养人才。
让他们能够独当一面了,才会把他们派出去。
不过,此前就归顺的几个州府,如今算是紧跟他们的脚步了。
离得近,学得也快,路也修通了。
再说之前那个不愿意归顺,只愿意做小龙虾的王知府,胆子小,能理解。
但是他如今也迫于百姓的压力,主动来了边城,表示投诚。
没办法,周边的几个州府都在高速发展,就他们一个地方卡在中间,去办厂的,也都是边城这边的老板。
能不眼热吗?
还有另外一位王大人。
之前作为监军来到边城,给君秋澜送来了圣旨,之后就一直留在边城了,据说是准备把家里人都叫过来。
但君秋澜并没有完全放心这个人。
王朔之前就是皇帝的人,能被皇帝派过来送密旨,这就代表很多事情了。
而且,边城的消息,皇帝是如何知道得那么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之前却一直不对他们动手,同样是一个谜。
所以这王朔暂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一直都跟在苏长寻身边,办一些基础的事情,等到他有了一定的思想觉悟再说。
总不能真混入一个内奸,最后搞得他们满盘皆输,害了他们这么多的同志吧。
颜景听君秋澜说起,其实心中也感慨,“当年,我们的革命先辈,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更是不少。”
都是了不起的人。
那时候,某个阶段跟如今的大盛和君秋澜其实也有相似的地方。
一国,两个政权。
内战是不可避免的。
君秋澜凑过去亲了亲他,“我们也算是抄作业了,都是跟着华夏的革命先辈们学习。”
颜景笑了笑:“话又说回来,你们造反,那就是要改朝换代,都到这个地步了,还没想到自己的国家叫什么名字吗?”
虽说是广积粮缓称王,但他们现在都跟朝廷对上了。
也是时候该有自己的旗帜了。
也好让百姓们知道,他们现在是哪国人,国家的领导人都是谁,都有谁,这些领导人为他们做过什么,有过什么英勇的事迹。
别看这些东西听起来有些像是吹嘘功劳,但如今的百姓,正是需要去了解这些。
听得多了,见得多了,也是一种思想品德上的教育,才能让他们觉醒自己的思想。
就像九年制义务教育里,语文课本里,摘选了不少英雄事迹,以及各种领导人的诗词,文章等等。
就是要让大家从小就了解到自己的国家。
君秋澜他们现在也不算晚,从前没人这么做过,他们去宣传一下,对百姓来说,算是新鲜事,接受程度也会更高。
最近,颜景也在跟颜宿讨论刊印报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