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一叶知秋的来历 > 第三十三章 中秋归乡(第2页)

第三十三章 中秋归乡(第2页)

“慢点吃,锅里还有呢!”奶奶坐在旁边,满脸慈爱地看着他。

陈秋铭连吃了三大碗,直到实在吃不下才意犹未尽地放下筷子,满足地叹了口气:“还是奶奶做的面最好吃!外面再好的馆子也做不出这个味儿。”

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好吃就多吃点!在外面一个人,可得照顾好自己的肚子。”

收拾完碗筷,祖孙俩坐在炕沿上聊了会儿天。陈秋铭挑着学校里一些有趣的事跟奶奶说了说,比如学生送的零食,班级的新气象,隐去了那些争斗和烦恼。奶奶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问上几句。

聊着聊着,一阵困意袭来。旅途的劳累和家里的安心感同时涌上,陈秋铭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困了吧?快去西屋炕上躺会儿!你的屋子我都收拾好了,被褥刚晒过。”奶奶催促道。

陈秋铭确实累了,便不再推辞,走进自己从小住到大的西屋。炕烧得温热,被子蓬松柔软,散发着阳光的味道。他刚躺下,一只肥硕的大橘猫就悄无声息地跳上来,在他腿边找了个舒服的位置,揣起手手,卧了下来,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窗外是鸡鸭偶尔的鸣叫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除此之外,一片宁静。陈秋铭听着这熟悉的“故乡协奏曲”,闻着被子上阳光和老房子的味道,感受着身边猫咪的温暖,意识很快就模糊了。在外面的酒店或宿舍,床再大再软,也从未让他感到如此彻底的放松和安心。这就是家。

这一觉睡得无比香甜,直到第二天早上,阳光透过老式的木格窗棂照进来,他才自然醒来。奶奶早已起床,外面传来切菜和准备早饭的声音。大橘猫还在身边酣睡。

吃过简单的早饭——小米粥、馒头、咸鸭蛋,陈秋铭的手机响了一下。是刘译阳发来的消息:“秋铭,回来了?中午老地方?”

陈秋铭笑着回复:“回来了。必须老地方,等我。”

中午时分,陈秋铭步行来到县城中心的步行街。这里比村里热闹许多,商铺林立,人来人往。他熟门熟路地拐进一家名叫“胖子烧烤”的小店。店面不大,烟火气十足,烤肉的香味老远就能闻到。

他径直走上狭窄的二楼,在一个靠窗的小桌边坐下。这是他们惯常的位置。没多久,楼梯口就传来咚咚的脚步声,刘译阳那张带着嘻哈笑容的方脸露了出来。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代。刘译阳家就住在步行街旁边的小区,回来得比陈秋铭更早。

不用多客气,两人点了常吃的肉串、烤韭菜、烤馒头片,又要了几瓶冰镇啤酒。烤串很快上来,冒着油花,孜然和辣椒面的香气扑鼻。酒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两人边吃边喝,聊着各自的近况。刘译阳的街舞工作室还是老样子,勉强维持,但他眼里的光没灭,还在坚持。他们回忆着大学时的糗事,吐槽着生活的无奈,也畅想着或许并不那么清晰的未来。啤酒空了几瓶,话匣子彻底打开,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倒流。

吃完烧烤,刘译阳抹抹嘴:“走啊,秋铭,去北山溜达溜达,消消食。”

“行。”

两人溜达着往县城边的北山走去。秋高气爽,阳光明媚,走在山路上很是惬意。正走着,刘译阳忽然指着路边:“欸!共享电动车!咱俩骑这个吧!”

陈秋铭看着那几辆蓝色的电动车,有点犹豫:“这玩意儿……我没骑过啊。怎么弄?”

“简单得很!我教你!”刘译阳顿时来了精神,拿出手机扫码开了一辆,跨坐上去,“就这样,扫码开锁,拧这个电门就走,捏这个闸就停!平衡跟自行车差不多!”

陈秋铭学着他的样子,也开了一辆,小心翼翼地坐上去。他拧了下电门,车子猛地往前一窜,吓了他一跳,赶紧捏闸。

“慢点慢点!你轻点拧!”刘译阳在旁边指挥。

试了几次,陈秋铭很快就掌握了窍门。电动车轻盈灵活,穿行在街道上,微风拂面,感觉确实比开车自在有趣得多。

“可以啊!陈老师学得挺快!”刘译阳笑道,“走!飙车去!”

两人骑着车,不约而同地沿着一条熟悉的路线前进——林县第三小学、林县第二中学、林县第四中学。这是他们共同的小学、初中和高中。

每到一所学校门口,他们都会停下来,隔着栅栏往里望一眼,指指点点,回忆也随之翻涌。

在第三小学门口,看着崭新的塑胶跑道和教学楼,刘译阳感叹:“变化真大啊!咱那会儿还是煤渣跑道呢!哎,秋铭,你还记不记得小学四年级那会儿,你不知从哪弄来一张世界地图,咱俩天天早上五六点就跑到教室,趴那儿研究地图,指指点点,好像俩指挥全球大战的战略家似的!”

陈秋铭也笑了:“怎么不记得。那会儿觉得世界真大,心也大,好像什么都有可能。”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怀念,“现在……好像心反而变小了,整天就琢磨眼前这点事儿。”

“是啊……”刘译阳也沉默了一下,“那时候真敢想。”

两人继续骑车,聊着当年的趣事,谁追过哪个女生,谁打过架,谁被老师罚站……笑声在山城的小路上回荡。

骑着骑着,不知不觉竟骑到了北山脚下的东村。沿着村里唯一的一条水泥路往里骑,直到路到了尽头,变成砂石路。两人停下车子,站在路边,望着眼前的村庄和远处的山峦。

几个村民看到这两个陌生人在路边指指点点,还骑着新鲜的电驴子,好奇地围了过来,打量着他们。

气氛一时有点尴尬。陈秋铭灵机一动,给刘译阳使了个眼色。

他忽然背起手,挺直腰板,脸上摆出一副严肃的表情,清了清嗓子,用一种拿腔拿调的官腔说道:“小刘啊,这个村子……我看这道路条件还是很成问题嘛!只有这么一小段水泥路,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出行和经济发展嘛!”

刘译阳先是一愣,随即心领神会,立刻配合地拿出手机,假装记录,毕恭毕敬地说:“是的,局长。您看得很准,这个问题我们也早就注意到了,就是资金一直有困难……”

陈秋铭满意地点点头,大手一挥,声音更加洪亮:“嗯!这样,回头你打个报告上来,申请个一百万专项资金,把村里这些砂石路都给我升级成标准的水泥路!要尽快落实,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