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侯亮平真实身份 > 第526章 你们这边是否能派人出席(第2页)

第526章 你们这边是否能派人出席(第2页)

安置房分配的日子,终于在一个清朗得有些过分的深秋里到来了。天空蓝得像一块无瑕的绸缎,阳光也慷慨得近乎奢侈,金灿灿地洒在每一片枯叶和每一张焦虑的脸上。但这万里无云的好天气,却像一个巨大的反讽,丝毫驱散不了人们心中那层层叠叠、积压已久的紧张与期盼。

那天,郑建国特意向单位请了半天假。他打开衣柜,略过那些挺括的干部服,选了一件最不起眼的深灰色夹克,连扣子都带着磨损的痕迹。他不想以“郑科长”的身份出现,那会带来拘离和拘束。今天,他只是一个承诺的守护者,一个来验收自己努力成果的普通人。

分配现场设在新小区旁临时搭建的白色活动大厅里,巨大的红色横幅——“宏远集团安置房分配大会”——被秋风吹得猎猎作响,仿佛一面焦急等待检阅的旗帜。还没走近,鼎沸的人声便像一股夹杂着汗味、烟味和各种复杂情绪的热浪扑面而来。

他走进去,仿佛一滴水汇入了海洋。数百张脸庞,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众生相:有人双手合十,嘴唇翕动,念念有词;有年轻夫妻紧紧挨着,妻子的头靠在丈夫肩上,眼神却直勾勾地盯着主席台;有老人拿着保温杯,面无表情,但那微微颤抖的手却出卖了内心的波澜。工人们早早地就到了,他们像一群离群的羊,自动聚在会场最不起眼的一侧。他们不像其他人那样高声议论,而是习惯性地沉默和抱团,每个人的脸上都刻着风霜留下的沟壑,以及一种被生活磨砺出的、卑微却执着的渴望。

郑建国的目光像雷达一样扫过人群,很快就锁定了老张。他正踮着脚,脖子伸得像一只焦急的鹅,朝入口方向张望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在人群中格外醒目。当两人的目光在嘈杂的空气中相遇,老张浑浊的眼睛瞬间迸射出光芒,那是一种在黑暗中看到灯塔的光。他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立刻笨拙地拨开人群,几乎是小跑着迎了上来。

“郑科长!您可算来了!”老张伸出那双粗糙得像老树皮一样的手,指甲缝里还嵌着洗不净的黑泥,紧紧地、甚至有些用力地握住了郑建国。那手上的力道,与其说是在握手,不如说是溺水者抓住了唯一的浮木,传递着无声的感激和最后的依赖。他的手心布满黏腻的汗水,骨节分明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

“来了,来看看情况。”郑建国回握住他,用另一只手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那干燥温暖的触感,似乎给了老张一丝安慰。他的目光越过老张的肩膀,扫过他身后那些投来注目礼的工友们——那些黝黑的、沟壑纵横的脸上,前几日的惶惑不安,已经被一种被组织起来的、小心的期待所取代。他们手里大多攥着一个卷了角的廉价笔记本和一支圆珠笔,那正是他千叮万嘱,让老张准备的“选房预案”。

就在这时,主席台上的扩音器发出一阵刺耳的“滋滋”声,随后一个清亮的女声响起,顺间压下了全场的嗡鸣:“各位居民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们的安置房分配摇号,马上就要正式开始。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详细讲解本次的分配规则……”

仿佛一个无形的开关被按下,全场瞬间安静下来,只有孩子偶尔的哭闹声和刻意压低的咳嗽声。郑建国的心,也在这肃静中,真正地往下沉了沉,落到了实处。

他抬头望去,主席台上阵容齐整:开发商代表西装革履,住建部门的工作人员表情严肃,而最让他安心的,是两名身穿制服、表情一丝不苟的公证人员。他们正当众打开那个巨大的、透明的亚克力摇号箱,将一卷卷封装好的号码球倒进去。那箱子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像一个巨大的、盛满了无数家庭未来命运的魔方。

工作人员讲解的规则,与他参加通气会时逐字逐句敲定的版本一字不差:从摇号顺序的随机性,到不同户型、楼层的选择权,再到面积差价的补算方法……所有的一切,都通过投影仪清晰地投射在巨大的幕布上,冰冷而公正。

现场的秩序井然,流程公开透明,每一个环节都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精准。他看到工人们都在伸长脖子,一边听一边在自己的小本子上飞快地记着什么,生怕漏掉一个字。郑建国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他知道,他所做的那些前期准备——那些会议上为了一个条款面红耳赤的争辩,那些深夜里打给老张核对细节的电话——都值了。他为工人们争取到的,就是眼前这个相对公平的“游戏规则”。

分配过程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那不仅仅是几个小时,而是一场浓缩了无数家庭悲欢离合的漫长戏剧。每一次摇号箱“哗啦啦”的滚动声,都像战鼓般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下一位,3栋2单元502室,张桂芬!”

一个瘦小的中年妇女,在旁人的搀扶下,几乎是哭着走上台。她看到幕布上显示的户型,是一个采光极好的南向大两房,顿时泣不成声,在确认书上颤抖着按下红手印时,几乎把文件纸都洇湿了。

“下一位,12栋1单元101室,李卫国!”

一个壮实的汉子,听到自己摇中的是一楼,脸上难掩失望,那瞬间的垮塌,像是被人抽走了脊梁骨。但他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嘟囔了句“一楼也好,省得爬楼”,便大步流星地走上前去签字。

郑建国没有离开,他就站在工人们不远处,像个沉默的哨兵。他看着老张作为代表,被叫上台,在数百双眼睛的注视下,将那只饱经沧桑的手伸进摇号箱。那一刻,郑建国发现自己的手心也出了汗。当老张摸出一个序列号——“68号”,一个不好不坏的中间位置时,工人们的方阵里响起一阵小小的、克制的骚动,像是一片被微风吹过的麦浪。

轮到他们选房时,郑建国的心甚至比他们自己还要紧张。他看到老张和几个工友代表,拿着那个被汗水浸得有些发皱的小本子,簇拥在巨大的房源公示板前。他们压低声音,手指在已经被贴掉大半的房源图上飞快地指点、商议,像是在沙盘上推演战术的士兵。

“7号楼,这个位置好,离规划中的幼儿园近!”

“不行,68号选不到最好的了,b方案,咱们看9号楼那几套连着的!”

当他们最终达成一致,由老张用嘶哑但洪亮的声音报出:“我们选7号楼,501、502、601、602……”那一刻,郑建国清晰地看到,好几个平日里铁打的汉子,都悄悄别过头去,用粗糙的手背飞快地抹了一下眼角。

整个下午,他就这样安静地站在会场后面,看着眼前这幅巨大而生动的人间浮世绘。他的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落在公示板前那片属于工人们的区域。他看着他们,时而紧张地交头接耳,时而指着户型图激烈地比划,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牵动着他的心。

过程中,他就像一块磁铁,不断吸引着那些心里没底的工人。

“郑科长,这个‘楼层差价’到底是怎么算的?别到时候我们补的钱比别人多吧?”一个看起来很年轻的工人,手里紧紧攥着一张序号靠后的号码牌,忧心忡忡地凑过来小声问。

郑建国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他从夹克口袋里掏出那个被他翻得起了毛边的笔记本,翻到其中一页,指给那个年轻人看:“小伙子,你看这里,这是咱们之前跟开发商确认过的,白纸黑字。朝南的、高楼层的,单价会高一点,但每平米加多少钱,是固定的,对所有人都一样。你们只要按照这个标准算,一分钱都不会多花。放心。”他温和而笃定的声音,像一剂镇静剂,让年轻工人的眉头舒展了开来。

分配在继续,喧嚣也在继续。他看到一个工友,因为摇到了一个临街的底层房,懊恼地直拍大腿;也看到另一家,因为选到了心仪的南北通透户型,夫妻俩抱在一起,喜悦的泪水无声地滑落。他都看在眼里,心里五味杂陈。

终于,当最后一个工人代表在确认书上签下名字,那紧绷了一整个下午的空气,才像是被扎破的气球,“噗”地一声彻底松懈下来。工人们的脸上,那种如临大敌的紧绷神情终于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尘埃落定后的、疲惫而深切的欣慰。那笑容,不是中了大奖般的狂喜,而是跋涉了千里沙漠的旅人,终于看到绿洲时,发自肺腑的、带着泪意的微笑。

郑建国心头那块一直悬着的巨石,也随着那此起彼伏的笑声,轰然落地。他感到一阵久违的轻松,连日来的奔波与焦虑,仿佛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正当他转身准备从侧门悄悄离开时,老张带着几个核心的工友代表,快步拦在了他的面前。这几个汉子,脸上还带着选到房子的红光,眼神里却满是郑重。

“郑科长,您别走!”老张一把握住他的手,那手心的热度和力度,比进场时更加滚烫、更加坚定,“今天……今天我们大家伙儿,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真的,要不是您从头到尾帮我们盯着、给我们出主意,就凭我们自己,两眼一抹黑,肯定要吃大亏!这房子,分不到这么顺当!”

他身后的一个工人,是个不善言辞的壮汉,憋红了脸,只会一个劲儿地用力点头,嘴里重复着:“是,是!多亏了郑科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