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侯亮平被诬陷了多少集 > 第519章 有理都变成没理了(第3页)

第519章 有理都变成没理了(第3页)

这些字写得东倒西歪,乱七八糟,有些因为写得太快,笔画都连在了一起,像一团解不开的墨线,谈不上半点好看。只有他自己才能从那些潦草的符号和缩写中,辨认出“刘-口-1。8w”、“王嫂-车位-地下”这样零碎的信息。纸张的边角因为被他紧张地反复捻动,已经微微有些卷曲发毛。这几页纸,就像是上午那场风暴的忠实记录者,每一个潦草的字迹背后,都透着当时的紧迫与混乱。

将原始笔记与整理后的要点清单核对无误后,郑建国站起身,走到办公室角落里那个半人高的铁皮文件柜前。

柜子有些年头了,拉开抽屉时,发出“嘎吱——”一声刺耳的呻吟。一股陈旧纸张特有的、混合着墨香与尘埃的味道扑面而来。

他从一排排厚厚的牛皮纸档案袋中,准确地找到了那个标注着“城南棚户区改造项目-宏远集团”的文件夹。

他把文件夹拿到办公桌上,从里面抽出一叠厚厚的、带着红头的文件。这正是关于此次拆迁项目的相关政策文件。

他没有一目十行地掠过,而是戴上老花镜,用手指逐行逐句地仔细校对。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的镜片上反射出专注的光点。

补偿标准、安置细则、公示流程……每一个条款,每一个数字,他都与自己记忆中的,以及局里下发的公告进行了反复比对。十几分钟后,他摘下眼镜,靠在椅背上。

他可以百分之百地确认,局里从头到尾发的公告,没有半点毛病,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数据都严丝合缝,完全是照章办事。

这个结论让他松了口气,同时也让他的腰杆挺得更直了。这证明他们的工作是站得住脚的,问题不在他们这一方。那么,责任的矛头,就毫无疑问地指向了开发商。

接下来,他看了一眼通讯录,再次拿起了电话。

这一次,他没有找上午那个油滑的刘经理。他知道,跟那种人兜圈子,只能是在浪费时间。他的手指在通讯录上向下移动了几行,找到了一个分量更重的人物——宏远集团本地项目的总负责人,王总。

电话接通,他没有按免提,而是直接将听筒放到了耳边。

“喂,您好。”电话那头是一个中气十足、沉稳许多的男声。

“王总吗?我是市局的郑建国。”

这一次,郑建国的语气比上午当着工人们的面时,明显严肃了许多。那种官方的客气被一种开门见山、不容置喙的压力所取代。没有寒暄,没有铺垫,像一把出鞘的利剑,直指核心。

电话那头的王总显然有些意外,但很快反应过来:“哦,是郑局长,幸会幸会。有什么指示?”

“指示谈不上,”郑建国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辩驳的力道,“王总,今天上午,你们宏远集团负责的城南拆迁户,有三名代表找到了我的办公室。情绪很激动,场面一度很紧张。”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留给对方消化信息的时间。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王总的声音传来:“哦?还有这事?下面的人没跟我汇报啊。郑局,您放心,我马上调查,一定严肃处理!”他试图把问题定性为“下面人”的失职。

“王总,现在不是处理谁的问题。”郑建国打断了他,语气更沉了一分,“我现在是代表市局,正式向你核实一个情况。

工人们反映,你们项目部的刘经理,在和他们沟通拆迁协议时,除了合同上的条款,是不是还口头做出了很多不切实际的承诺?”

电话那头长久的沉默,像一根被逐渐拉紧的弦。郑建国能清晰地听到王总那变得有些粗重的呼吸声,他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他知道,这沉默的背后,是对方在飞速地权衡利弊,组织一套滴水不漏的说辞。

果然,几秒钟后,一阵刻意营造的、爽朗的笑声通过听筒传了过来。

“呵呵,郑局长,您看您这话说的,太严肃了嘛!”王总在电话那头打起了哈哈,声音恢复了那种商场老手特有的圆滑和热情,仿佛刚才的沉默从未发生过。

“我们宏远集团是负责任的企业,怎么可能乱承诺呢?不过嘛,您也知道,城南这个项目这么大,下面干活的人员也多,三教九流的,素质参差不齐。说不定是哪个别有用心的工作人员,在传达政策的时候出现了沟通失误,或者为了自己的业绩,夸大了那么一点点。”

他把话说得轻描淡写,用一个“沟通失误”和“夸大一点点”,就想把“额外补偿一万八”和“产权车位”这种足以撬动整个拆迁协议的关键承诺,轻飘飘地揭过去。

接着,他又补充道:“郑局您放心,这事我记下了。这是我们管理上的疏忽,我会立刻安排内部进行了解和核查的。一定给您,给市局一个满意的答复。”

郑建国听着这套标准得可以写进公关手册的官腔,心里就腾起一股无名火,只觉得有点烦。

来了,又是这套太极推手。

“沟通失误”?这是在侮辱谁的智商?老百姓或许不懂复杂的合同条款,但一万八和产权车位这种实打实的好处,谁会听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