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侯亮平是什么电视剧 > 第526章 你们这边是否能派人出席(第1页)

第526章 你们这边是否能派人出席(第1页)

“您好,请问是郑建国科长吗?”听筒那边的声音很年轻,语气公事公办,但很清晰。

“我是,您是哪位?”

“郑科长您好,我这里是区住建局规划科的。是关于东郊宏远集团那个旧城改造项目的安置房,跟您同步一下情况。”

“住建局?”郑建国的手猛地停住了,那沓刚对齐的文件“哗啦”一下散开,但他浑然不顾。他立刻坐直了身体,将听筒紧紧贴在耳边,办公室里瞬间只剩下他自己克制的呼吸声。

“是的,”对方继续说道,“项目的主体结构和外立面已经全部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内部管线铺设和公共区域的绿化。根据工程进度,预计下个月就可以启动分配工作了。”

郑建国的心跳开始加速。他等待的时刻,终于要来了。

“根据区里领导的指示,为了确保这次分配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对方的声音在这里顿了顿,似乎在强调接下来的话,“我们计划在下周三,也就是19号上午九点,在项目现场的临时会议室,召开一个分配方案的通气会。届时会邀请开发商代表、公证处人员以及……你们街道办作为相关单位,派代表一同参与,对方案进行前期审核,并对后续的摇号、公示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想确认一下,你们这边是否能派人出席?”

那一瞬间,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猛地冲上郑建国的心头。

他赢了。

不,更准确地说,是那次看似冒险的发言,那颗他奋力投出去的石子,真的在决策层的水面激起了回响。领导没有忘记,他们真的“重视”了。这份邀请,不仅仅是一份会议通知,它是一份授权,是一张进入“战场”的正式门票!

他紧握着听筒,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但声音却努力保持着平稳和专业:“好的,没问题。我们街道办一定准时派人参加。请把会议的具体地点和议程,稍后以公函形式发给我们一份。”

“好的,郑科长,那就这么说定了。”

挂断电话,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安静。郑建国靠在椅背上,长长地、无声地吁了一口气。刚才那几分钟的通话,比他整理一下午的档案还要耗费心神。他没有立刻去收拾散落的文件,而是从抽屉里拿出那个深蓝色的笔记本,翻到最新的一页,用一种近乎仪式感的郑重,一笔一划地写下:

【11月14日,下午3点10分。接区住建局电话:19日(下周三)上午9点,项目现场会议室,参加分配方案通气会,身份:监督单位。】

写完,他看着这行字,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这行字,宣告了他长达数月案头准备的结束,和一场真刀真枪的交锋的开始。

他几乎没有片刻耽搁,立刻拿起手机,翻出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拨了出去。电话响了几声才被接起,那头传来老张略带疲惫和嘈杂背景音的声音:“喂?哪位?”

“老张,是我,郑建国。”

“哎呀!郑科长!”老张的声音立刻高了八度,背景的嘈杂声似乎也瞬间被他抛到了脑后,“您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是不是……是不是房子的事有消息了?”这一个多月的等待,显然也让工人们焦灼不安。

郑建国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萧瑟的街景,但他的声音里却充满了力量和暖意:“老张,沉住气,听我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他把住建局的通知,言简意赅地复述了一遍,特别是强调了“邀请街道办参与监督”这一点。

电话那头,老张的激动就像一锅烧开了的水,隔着听筒都能感受到那股滚烫的热气。他几乎是在用喊的方式,重复着郑建国的话:“监督单位!好!好!太好了!郑科长,您是不知道啊,前两天工地上还有人在传,说宏远那边已经把最好的楼层和户型都内定出去了,留给我们的都是些犄角旮旯的房子。大家伙儿这心啊,就跟吊在半空中一样,七上八下的。”

他顿了顿,声音里又涌上一股新的忧虑,那股刚刚燃起的兴奋火焰,似乎被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大半:“可是……科长,光有您在场,咱们就真能不吃亏吗?他们那些人,嘴上一套,背后一套的,玩起花样来,咱们这些粗人哪里是对手?就怕到时候,规则是他们定的,流程是他们走的,咱们就像被牵着鼻子的牛,只能眼睁睁看着好房子被别人挑走。”

这番话,精准地戳中了工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恐惧——一种源于信息不对等和权力不对等的无力感。他们不怕辛苦,不怕等待,就怕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辛苦一辈子的血汗换来一个憋屈的结果。

郑建国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他完全理解老张的担忧。这不仅是老张一个人的想法,而是那几百个工人共同的心声。此刻,简单的安慰是苍白的,他必须给出看得见、摸得着的“武器”,才能真正稳住军心。

“老张,”他开口了,声音平静而沉稳,像一块投入急流的巨石,瞬间让老张焦躁的情绪稳定了下来,“你的担心,我明白。而且,你说得对,光有人在场是不够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的,不是等待,而是准备。你听我跟你说几件事,你记一下,然后立刻去落实。”

他切换了一种语气,不再是安抚,而是一种近乎下达指令的专业与果断。

“第一,清点兵马,核对名册。”郑建国说得不疾不徐,条理清晰,“你马上召集几个核心的工友代表,把所有参与这次安置的工友名单重新核对一遍。每个人原来的拆迁面积、补偿协议编号、家庭人口情况,都必须做到清清楚楚,一人一档。防止宏远那边在分配资格上做手脚,把谁给漏了,或者把谁的面积算错了。”

老张在那头似乎已经拿起了纸笔,嘴里念叨着:“对,对,这个重要,我记下了。”

“第二,研究地图,熟悉战场。”郑建国继续说,“一般在正式选房前,开发商会公示小区的总平面图和户型图。你让大家别光看热闹,要提前做功课。哪个楼栋采光好,哪个楼栋离马路远,哪个户型更实用,都要心里有数。最好能根据自己的拆迁面积,提前拟定出几个备选方案。比如,第一选择是A栋的101,如果被选了,第二选择就是b栋的203。这样一来,到了选房现场,才不会手忙脚乱,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哎哟,科长,您想得太周到了!我们光想着抢好楼层,都没想到还要准备备选的!”老张的声音里透出恍然大悟的惊喜。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统一口径,明确规则。”郑建国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下周三的通气会,我会去。我会要求他们,必须在选房前,把所有的分配规则——比如选房顺序是怎么决定的(是按签约顺序还是抽签),不同楼层、不同朝向的差价是怎么计算的,都必须以书面形式,白纸黑字地公示出来,并且要我们监督单位签字确认。这份文件,就是我们的‘尚方宝剑’。到时候我会第一时间把复印件给你送过去。你组织大家学习,务必让每个人都看得明明白白。任何不符合这份公示文件的操作,我们当场就有权叫停。”

这一连串具体、细致、操作性极强的部署,像一剂强心针,狠狠地注入了老张的心里。他原先的那些担忧和迷茫,被这些清晰的步骤一点点驱散。他感觉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只能被动等待宣判的弱者,而是一个即将走上战场的、有组织、有准备的战士。

“科长……”老张的声音彻底变了,不再是激动,也不是感激,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服和踏实,“我……我全明白了!您放心,这几件事,我保证给您办得妥妥帖帖的!我们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有您给咱们撑腰,有这些章法,兄弟们心里就有底了!”

“这就对了,”郑建国欣慰地笑了笑,“把心放在肚子里。告诉工友们,打起精神,把该准备的材料都准备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