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边处理着手头积压的文件——城西老旧小区改造的申请、北郊工业园区排污管道的整改报告——一边始终惦记着工人们的这个事。这件事就像一根无形的线,牵着他的心神。每次电话铃响,他都会下意识地以为是老张打来的,担心是不是又出了什么变故。而每当在文件里看到“宏远集团”或者“城南项目”这几个字时,他的眉头都会不自觉地皱起来。
周四下午,离协调会只剩不到二十四小时了。送走最后一波来汇报工作的下属后,郑建国锁上了办公室的门,特意嘱咐外面的秘书,如果没有天大的急事,不要打扰他。
他从文件柜最下面一格,拖出一个沉重的、印着“城南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蓝色文件夹。打开来,里面是厚厚一沓资料。他抽空,将相关的政策文件和项目审批资料,仔仔细细地又重新捋了一遍。
台灯的光晕在他面前投下一片安静的明亮。他戴上老花镜,手指捻着纸页,目光在那些密密麻麻的铅字上缓慢移动。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补偿方式……货币补偿金额……他用红笔在旁边画了个圈。
《市重点项目建设用地补偿安置办法》附件二……关于临时安置补助费的标准……他又用笔在下面划了一道重重的横线。
他的目的很明确,他是在为第二天的协调会寻找“弹药”。他想着开会的时候,要怎么帮那些可能说不清楚话的工人,把他们凌乱的诉求,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比如,他们要求的“额外补偿”,到底有没有哪怕一点点的政策擦边球可以打?那个“产权车位”的承诺,在项目最初的规划公示里,有没有留下任何可以引申解释的蛛丝马迹?
他要把这些诉求,掰开揉碎了,一一对应到白纸黑字的政策规定上去。只有这样,才能让开发商无从抵赖,也让自己的“协调”站得住脚。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资料和自己做的笔记,郑建国摘下眼镜,揉了揉酸胀的鼻梁。他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和远处亮起的万家灯火,心里不禁泛起一阵无力感。
他很清楚,自己终究只是一个处在中间位置的普通干部,手里的权力是有限的。他不是法官,不能直接判决;他更不是主管城建的市领导,无法用行政命令去逼着财大气粗的开发商,为一句口头承诺就多掏出几百万来。强行施压,最后很可能落得个两头不讨好,甚至给自己惹上一身麻烦。
但是,他又无法坐视不理。
他能做的,也是必须做的,就是至少要保证,工人们那些写在合同里、法律里,该得的一分一毫,都能分毫不差地落到他们的口袋里。
决不能让宏远集团用那些花里胡哨的话术和法律陷阱,把这群老实人给忽悠了。
周五下午两点四十五分,距离约定的协调会还有一刻钟。
市局三号会议室里,郑建国已经提前到了。他让科室里跟着进来学习的年轻同事小刘,把窗户推开一道缝,让午后略带凉意的风吹散了房间里沉闷的空气。桌上,印着“为人民服务”字样的白色瓷杯已经沏好了热茶,袅袅的蒸汽在微光中升腾。郑建国坐在主位上,面前摊开着自己的笔记本,上面是他这两天准备的要点和相关的政策条款。他准备好了一切,只等着双方的到来。
没多久,门被轻轻敲响了。老张带着另外四个男人拘谨地走了进来。他们一共来了五个代表。这几个人显然特意收拾过,身上都换了最干净的衣服,但常年劳作留下的痕迹——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以及眼神里那份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局促——却无法掩饰。他们像一群误入瓷器店的壮牛,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生怕碰坏了什么。
“郑局……”老张看到郑建国,像是看到了主心骨,快步走上前来。
“来了,老张。别紧张,都坐吧。”郑建国温和地指了指会议桌的一侧,示意他们坐下。他能感觉到,他们紧绷的身体里,蕴藏着压抑已久的愤怒和最后一丝希望。
工人们落座后不久,会议室的门被“唰”地一下推开了,一股混杂着古龙水和皮革味道的气息涌了进来。开发商那边,王经理领着两个手下,踩着锃亮的皮鞋,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王经理依旧是那身笔挺的西装,脸上挂着程式化的微笑;他身后跟着一个戴金丝眼镜的年轻人,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神情精明,看起来像是法务或助理;还有一个年轻的女职员,手里捧着一沓文件,亦步亦趋。
他们三人在会议桌的另一侧从容落座,与局促不安的工人们形成了鲜明、甚至有些刺眼的对比。
三点整,郑建国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对峙分明的两方,开口道:“今天请大家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沟通问题、解决问题。希望大家都能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心平气和地谈。工人代表这边,你们先说。”
他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那根紧绷的弦,瞬间就被拨响了,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一开始,不等老张开口,他旁边一个脾气最火爆的、名叫李大头的工人“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满是血丝的眼睛死死瞪着王经理。
“王经理!你们宏远集团还要不要脸了!当初那个姓刘的拍着胸脯跟我们保证,除了补偿款,每家再给一个产权车位!现在房子拆了,地也平了,你们他娘的说话不算数了?”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膛里吼出来的。
他这一发作,立刻引燃了其他几人的怒火,大家七嘴八舌地附和起来:
“就是!骗子!把我们当猴耍!”
“要不是信了你们的话,我们能那么痛快签字吗?”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嘈杂。郑建国眉头一皱,用指关节敲了敲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
“一个一个说!李师傅,你先坐下,让老张说。”
老张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情绪,他黝黑的手掌按住那本已经翻得卷了边的笔记本,沉声说道:“王总,我们不是来无理取闹的。我们都是粗人,只会认死理。当初你们项目上的刘经理,前前后后找了我们十几趟,嘴上说得比唱得都好听。白纸黑字的补偿我们认,但他亲口承诺的额外补偿和车位,也是你们给的条件,现在为什么就不认账了?”
面对工人们群情激愤的控诉,王经理脸上那职业性的微笑却丝毫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