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主题歌曲双飞 > 第1部分(第4页)

第1部分(第4页)

“你不知道。产婆说,倪氏她怕是……唉

腾氏抿嘴一笑,  “嗳哟,我还当是什么事呢。老爷,这不是奴家说呀,您正当壮年,奴家也还年轻,就算是姐姐真有个什么不测,也还有奴家可以为祝家传续香火呀。”

“你——”祝公远气得浑身发抖,“你……你给我住口!”

“老爷……老爷,不好了!”一个家人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伞也来不及收,“大夫人她——”

祝公远听了也再顾不得什么避讳了,匆匆赶往东院倪氏的房中。

冷笑一声,腾氏抬手整了整鬓角,“碧环,

咱们也回去吧。“

走到回廊处,听到东院隐约传来的嘈杂声,腾氏想了想,“一会儿你再过去打听打听,有什么情况,马上回来告诉我。”

“是,夫人。”

雨蓦然间下得更大了,青石板上,雨点不住地四溅开来。雪亮的闪电一个接着一个地劈下,噼里啪啦地淹没了一切声音。闪电下,天地间只是白茫茫的一片。闪电照亮回廊的刹那,腾氏激泠泠地打了个冷颤,下意识地靠紧了碧环。

“你去东院打听消息,要快去快回,不要耽搁得太久了。”

“是,奴婢明白。”

又是一个闪电劈下,照得天地一片雪亮。

把了把脉,郎中暗自叹息一声。“祝老爷,请借一步说话。”

转至花厅,早有丫鬟奉上茶来。

“拙荆她——”

郎中摇头,  “唉,便是华佗再世,恐怕也是无能为力了。还是请老爷准备后事吧,告辞。”

缓缓地张开眼,倪氏虚弱地向四周张望。那是一双已是垂死之人的眼睛,黯淡而无力,还带着深深的失望和悲哀。  “孩子——咳咳,我的孩子呢?”

倪氏急切地寻觅,那是她十月怀胎,拼了性命才换来的骨肉呀。

一旁的婆子听了,忙将孩子抱了过来。

倪氏泪眼婆娑,亲了亲孩子的脸。挣扎着看向丈夫,那双即将熄灭生命之火的黯淡眸子里,蓦然闪动着异样的光亮,不管怎样她都要用她生命的最后时光为这个注定不幸的孩子去争取一分幸福的机会。

“老爷……看在妾身这些年尽心服伺您的份上,妾身求求您了……咳咳——”一口气说了许多话,倪氏的脸色越来越白,气也越来越短。

“求您,一定要……咳……要善待这孩子,妾身……求您了……老爷,”用尽最后的一点力气,倪氏拼命地在枕上磕头,眼中的泪也不断地滑落。

“夫人——”祝公远心头一热,不禁老泪纵横。

“孩子,娘会在天上保佑你的,”困难地讲完最后一句话,倪氏再次昏迷过去。

当晚掌灯时分,倪氏带着眷恋与不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撒手红尘。而那个原本在襁褓中熟睡的女婴却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上虞县,东晋时隶属会稽郡管辖。据史书记载,上虞之名颇古。虞舜时因避丹朱之乱,率百官避难于此。  “舜与诸侯会事乞,因相娱乐”(“上”即舜,“虞”即娱),上虞由此而得名。夏帝少康后,上虞隶属越国;战国时楚灭越后即归楚。公元前二二二年雄才伟略的秦始皇灭尽六国一统中原后,郡县天下,始在上虞置县。然而在其后的数百年间,中原虽然再度历经几朝,但上虞却始终默默无名。直至晋穆帝升平四年,因东晋宰相谢安出东山于此,方才闻名于世。

在上虞,提起祝家庄祝公远祝老员外的独生女儿闺名唤做祝英台的,这附近方圆百里的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不仅仅是因为祝英台生得美若天仙,更是因为她生为“在家克父母,出嫁克亲夫”的断掌之人,一出生便克死了生母。所以虽然已经到了及笄之年,却仍是无人敢上门提亲。

江南的三月,仍是乍暖还寒的天气。夜已深了,街上冷冷清清的,疲倦了一天的喧嚣,早已入睡。只有打更的偶尔敲着梆子,拖着悠长的吆

喝声在街巷中蹒跚而过,  “梆——小心……喽,梆——火烛……喽!”一句话还没吆喝完,人却早已离得远远的看不见踪影了。

一轮明月不知何时悄然爬上了树梢,诱动着天幕中的千万颗星子,齐为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