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林奇时,她将话题直指那个最近在舆论场掀起波澜的名字,凯文。杜兰特:
“上一场,凯里。欧文执行关键跳投后,一些球迷认为你非常巧妙的用‘无私’这个概念巧妙地规避个人责任。
无论是之前拿不到60分却被称作无私,还是上一场让出关键投篮却被称作无私,他们都觉得无私只是你包装自己的工具而已。
凯文。杜兰特是这一理论的忠实拥簇者,你怎么看待他对你的一系列质疑。”
“多丽丝,我现在在打总决赛,现在不是谈论一个连分区决赛门槛都摸不到的对手的时候。
这是个言论自由的国家,凯文可以尽情敲打键盘,输出各种各样的言论。我相信,他最近肯定很忙。
而我要做的事情没那么复杂,我只是要捧杯了而已。”
林奇表达了自己的不屑,他也不想在关键一战分心。
比赛很快开始,今晚的节奏和此前五场别无二致。
尼克斯就知道,下一回合,马刺会打出一套很流畅的挡、切、传、投套路,行云流水。
可你就是无法彻底阻止他们,他们的默契、他们的配合、他们所有球员足够平均的实力,让防死他们成为了不可能。
马刺也知道,下一回合,林奇会用极致的个人能力摧毁防线。他已经证明了,哪怕不串联全队,他的火力也能在大多数时候率队取胜。
你就是无法阻止他,没有任何球员可以在一对一中彻底摁住林奇。
第一节比赛的观感对球迷们来说非常熟悉,极致的团队协作与极致的个体伟力,在这方寸之地激烈碰撞。
林奇首节17分,放在其他人身上,这样的表现值得大吹特吹。
可放在林奇身上,迈克。布林只是轻描淡写的评价了一句:“今晚林奇的火力还行,够用。”
林奇已经将卓越变成了习惯。
第二节,林奇照例开始认真防守,让凯里。欧文和德玛尔。德罗赞暂时接管。
但凯里。欧文今晚的手感不是很好。
事实再次证明,热身时间与球场表现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提前热身确实有概率让你在比赛中打出火热手感,可这个概率绝不是100%。
凯里。欧文没有死磕,连续两个回合跳投不中后,他将进攻权杖交给了德玛尔。德罗赞。
后者今晚的单打效率也远不如前两场。
还好,靠着林奇稳固的大后方,马刺队并没能成功靠尼克斯这段时间的火力断档取得优势。
可迈克。马龙还是暂停了比赛,他清楚,想单靠防守和马刺死磕,是不可能成功的。
对马刺这种球队,你必须做到攻守均衡才能取胜。
并且,在每球必争的总决赛里,尼克斯没有那么多时间给欧文和德罗赞找状态。
所以,他看向林奇:“第二节的进攻你继续接管!”
凯里。欧文在迈克。马龙做出决策后,立刻补上一句:“林奇,我们可以一整场做好防守,你不用担心太多,只管放开手脚去攻!”
凯里。欧文发话后,其他人纷纷附和。
“是的林奇,我们来帮你分担防守。”
“不需要为我们的情绪着想,我们不会有任何情绪!”
“只要你想,你就尽情的去得分!”
这是相当罕见的一幕。
在篮球比赛中,除了托尼。阿伦这种为数不多的怪咖,鲜有球员甘愿彻底隐身于进攻端,沦为纯粹的工兵。
球在指尖流淌的触感,参与进攻的归属感,是球员本能的需求。
就好像,你想要士兵上战场,就需要保障后勤。
想要女菩萨不断造福这个世界,就需要保障收入。
如果你看过2025年的NBA中国赛,你就会清晰的看见曾凡博在场上完全摸不到球时有多沮丧——那是一种比能力不足、无法融入团队、接球后投不进更深的沮丧。
有那么几个瞬间,他似乎都想要放弃自己的篮球生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