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不一样的移宫
皇城内急促地警示钟鼓声又响了起来。
京城百姓不解的抬起头,这一次又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没有人敢相信,八月一日登基的新皇帝在九月一日的五更离世。
钟声响起,群臣开始往宫里跑。
这一次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对宫里发生了什么心知肚明。
其实早在八月十日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有了预感。
那一剂泻药彻底的摧毁了皇帝的生机。
没有泻药能让人一次拉肚子拉三四十次,也没有人能抗的住一夜拉肚子三四十次。
皇帝拉肚子拉的这么严重,就只有一个可能。
那就是中毒了。
中得什么毒太医院看不出,也不敢治,所以就拖着,一直拖到今日。
急促的钟鼓声一响,大家这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群臣齐至,瞬间就吵了起来,都认为皇帝死于进献的丹药红丸。
礼部尚书孙慎行,左都御史邹元标、给事中惠世扬等弹劾郑贵妃内侍太监崔文升、李可灼二人弑君。
应当千刀万剐。
吵了半天也没决定杀不杀这两人,反而是内阁急的不行。
方从哲征得了内阁群臣的同意,颁布了由他亲笔起草的遗诏。
滑稽的一幕出现了。
内阁首辅方从哲在遗诏里以皇帝的口吻夸奖李可灼。
他不但不认为献仙药的李可灼有罪,反而觉得他有功。
应该赏银五十两,诏赐银币!
(非杜撰,史书就是这么记载的!
)
遗诏一出,群臣一看,几乎要打起来,脾气暴躁的左光斗脱去官袍准备打架了。
这个时候不死几个人是不行了,这不是闭着眼说瞎话么?
遗诏念完,群臣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这份遗诏一出,无形中更把方从哲与红丸案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在这一刻起,他和所有人之间出现了一道鸿沟。
有罪的人在他眼里有功,首辅要做什么,这件事里他扮演了什么角色?
内阁首辅方从哲纵无弑君之心,却有弑君之罪。
欲辞弑之名,难免弑之实。
清算要来了,东林党,楚党等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别吵了,太子不见了……”
一声怒喝把群臣吓得不行,这个要命的关头太子不见了,太子就在乾清宫,好好的一个人怎么不见了。
朱由校不是不见了,而是被人藏了起来。
乾清宫的寝宫内李贵妃,也就是当初的李选侍,宫里人称西李。
在得知皇帝驾崩的那一刻就把朱由校控制了,并藏了起来。
她也有个皇后梦。
朱由校的母亲生下他之后不久就死了,照顾皇子这个事情就落在她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