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薛仲坐在驿站大堂,缓缓地喝着清粥,间或吃一口小菜,目光有意无意地扫向楼梯的方向,眸中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期待。他本想一走了之,却终究还是舍不得。
不多时,楼梯上传来脚步声。楚祁和萧承烨一前一后走了下来,穿过大堂径直而来,楚祁坐到他对面,萧承烨则在侧面落座。
薛仲扬起一个明媚的笑容,语气轻快地问道:“不知两位公子想用些什么早膳?”
“薛大人这般财大气粗么?”楚祁笑道。
“那是自然,还请公子尽管开口,莫要怕吃穷了下官。”薛仲笑着回道。
“行吧。”楚祁抬手召来杂役,说道,“烦请上两份与这位大人相同的早膳。”
“好嘞!”杂役应声退下,不多时就以木质托盘端来两份清粥小菜,逐一摆放到桌上,又恭敬退下。
楚祁端起粥碗,吹了吹粥面,再缓缓饮了一口,开口说道:“不知薛大人返京途中可有何安排?若是没有其他要事,我们可以结伴同行。”
薛仲闻言,心中一喜,但昨日的场景随即浮上脑海,让他心头泛起一阵酸涩。他不由得看了萧承烨一眼,有些犹疑地道:“怕是不好打扰二位吧?”
“哪里的话?”楚祁笑吟吟,转头看着专心喝粥的萧承烨,问道,“承烨以为如何?”
萧承烨动作一顿,抬起头来,看着薛仲,语气平静地说道:“薛大人不必见外,如今诸事已毕,途中也正好多个伴,不会那么无聊。”
薛仲秀眉微蹙,有些疑惑地看着萧承烨。昨日他不是没有感受到来自于对方刻意的炫耀与挑衅,今日却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所有的敌意竟似消弭于无形。
“薛大人?”萧承烨再次开口问道。
回过神来,薛仲拱手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于是一行人用完早膳,陆续登上各自的马车,沿着官道往京城而去。
途中多有在驿站或官道旁歇息。这一次,众人选择在官道旁的竹林边稍作休整,顺便饮水、吃干粮。两方人马之间并未多言,而是互相不动声色地打量着。
寒柏的目光逐一扫过楚祁身边的一行人,不禁暗叹太子殿下果真是多情如许,涉猎广泛,花样繁多。
薛仲与楚祁和萧承烨一同席地而坐,时不时把目光投向苏和与萨图,在戴着半张面具的萨图身上停留得尤为久一些,终于按捺不住,低声问道:“殿下,这两位似乎并不是您府中的人?”
楚祁含笑点头,说道:“在云中道和北地州认识的。”
“该不会叫做阿卅和卅一吧?”薛仲语带促狭地问道。
楚祁闻言,佯装恼怒:“这是什么话?叫萨图与苏和。”他挑了挑眉,语带得意,“是不是文采斐然?”
“……是否文采斐然,下官不敢妄言。但以殿下的取名水准,着实是进步良多。”薛仲笑道。
“苏和是世子取的。”楚祁微微一笑,说道,“之后的侍从名字,都交由他来费心了。”
薛仲闻言,有些怔楞,随即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失落。他沉默一瞬,才开口笑道:“原来如此。”他转而看向萧承烨,半开玩笑地说道,“难怪下官觉得‘苏和’这名字听来悦耳万分,原是世子亲自赐名。”
“薛大人过奖了。”萧承烨抬眼看向他,语气温和,“若论才学,世间又有几人能及得上薛大人?”
薛仲自嘲一笑,说道:“可惜这世间,并非空有才学,就可遂心如愿。”
此话一出,三人顿时静默下来,萧承烨重新垂下眼眸,没有搭话。楚祁也把目光放在手中的水壶上,拔开木塞,仰头饮了一口清水。
塞上木塞,楚祁抬眼看着薛仲,语气认真:“虽说人世间难得事事如愿,但心愿也有千般万种,择良付诸其力,总能得偿所愿。”
薛仲与他对视,只觉心中怅然,勉力扬起一丝微笑,低声回道:“殿下所言甚是,下官定当竭尽所能,在朝堂建诤言、献良策,尽一己之责。”
楚祁微笑着说道:“那就预祝薛大人扶摇直上,大展鸿图。”
“定不负殿下所望。”薛仲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