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清末洋流李云中有没有加入太平天国 > 第145部分(第3页)

第145部分(第3页)

陈玉成所部整编为第四集团军,率军从河南、山西进兵。

吏部要马上派遣官吏,进驻被我军占领的城池。”

说完,李云中开始患得患失起来。四个集团军共三十万大军,这些都是汉军菁华,如果失败,他就得准备跑路了,不知是上欧洲好,还是美洲好?

听说今天开始出售北伐债券,杨伟一大早就准备动身前往商会,这次无论如何也要买到战争债券,一方面是为了盈利。另一方面是为了面子,自从发行债券以来,‘债券’这两个字就成为商人聊天时的热门话题,如果没买债券就是没有眼光,没有魄力。商人是不会和没有眼光、魄力的人合作经营生意的。

管家急匆匆的跑过来,对正在洗漱的杨伟禀报:“老爷,今天商会前面排了好多人,把对面的马路都给占了,小的来的时候,还看见不少警察前去维持秩序。”

杨伟赶紧用手帕胡乱擦了擦脸面,急声问道:“现在商会还没开门,为何有那么多人排队?就算商会注册的商人全部集中到南京,也不可能把那么宽的马路都给占了,你说清楚点,到底是怎么回事?”

管家苦笑:“商人到是没几个,排队的全是老百姓,他们听说买债券可以赚钱, ;天不亮就有人开始排队,现在只会越来越多,再过一个时辰,说不定都可以排到皇宫那边去了。”

杨伟揣好银票,坐着马车就往商会赶去。

商会几位会长苦笑的看着面前熙熙攘攘的‘长龙’,一大早赶过来,他就被这情景吓了一大跳,一帮平民百姓揣着几百个大钱,就大言不惭的想买债券,要知道债券最小的面额也是一百两一张。

“李兄你还是快联系官府,我么要是解释债券的事,他们也不信啊!”

“那好,几位兄台稍待片刻,我这就找户部尚书蒙大人商议。”

唐亮骑着马赶到商会门口,将圣旨亮出来,大声喊道:“皇上有旨:商会立即发行小额债券,以供百姓购买。”

“遵旨”

围观的百姓情不自禁发出一阵欢呼声,纷纷加入队伍。

杨伟傻眼了,这要排到什么时候才能轮打他,心里又惊又怕,上次没买到战争债券就让他后悔好久,这一次可不能再错过,想打这里,他一下跳下马车,来到几位副会长面前,谄笑道:“几位爷,请容小的一言。”

几位副会长看着面前的小胖子,面面相觑:“你要说什么?”

杨伟搓了搓手,指着人群道:“这里百姓众多,而且只会越来越多,他们堵住门口,万一闹起事来,我们谁都承担不起,不如将购买债券的人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次的人必须购买一万两以上,第二个档次的人必须购买一百两银子以上,最后的档次一百两以下,专门租借一个场所让这些人购买债券,如此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几位副会长听得连连点头,对这个木讷的胖子刮目相看。

上海,万宝楼分部

听说这里有出售北伐债券,英国公使布文翰亲自过来查探,打听北伐概况!

他来到出售债券的楼层,对着身穿汉服的男子问道:“先生,你这里的债券是怎么获利的?”

刘细水听着怪腔怪调的话语,抬头一看,原来是个洋人,马上用恭敬的答道:“先生,这里的债券分为三个档次,一种是购买一万两银子以上的份额,另一种是购买一百两银子以上的份额,最后一种是购买一两银子的以上的份额,再低的就没有了。”

文翰看着桌面上的样品,惊道:“竟然有一万两银子的面额,你们不怕商人疑虑吗?这么大面额的债券,如果弄丢了,损失不可估量啊!”

刘细水以为来了个大客户。耐心的解释起来:“先生多虑了,买我们这大额债券,都要建立个人档案,而且我们会拍照作为证据,如果弄丢了,我们还可以补办,如果到期,您有事不能来取,可以提前在上面写一份授权书,当然一万两银子以下是没有这种服务的。”

文翰微笑起来。赞道:“很周到的服务。”

“刘小哥。麻烦您给我二十张一千两的债券。我有急事赶往广州。”一位商人急匆匆的来到柜台,拿出一叠银票,撇见柜台上面贴着刘细水的名字,就以简单的称呼说了来意。

刘细水验明银票真伪。吩咐卫士拿来一叠债券,交给这个商人。

看着商人的背影,文翰终于明白为何中国人那么中意债券了,他们手持的银票与债券没什么两样,银票放的再久也不能升值,债券就不同。

中国人真是太富有了,一万两银子可以在伦敦做一个上等人。

“给我拿五张一千两的债券。”文翰虽然不希望汉国取胜,但他不会因此与银子过不去,平白错过一次发财的机会。

回到租借。文翰将买来的债券收好,同时邀请了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美国公使麦莲一起商讨汉国北伐的影响。

“我不得不承认,汉国的皇帝陛下把握的时机非常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