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赵厂长好”、“赵厂长晚上好”,还有不少人拍马屁,说他这么晚才回来,真是太敬业了,是大家的榜样。
要是赵年回来得早,也有另外一套说法。
反正说好话不用花钱,万一赵年心情好,给安排个工作也不是没可能。
大家住得近,就算不认识,别人一说就知道了。
第三轧钢厂离这儿不远,很多人都在那儿上班,自然都认识他。
有时候赵年都不想回家,打招呼太烦人了。
这也是他为什么不喜欢按时上下班的原因。
要是准时回来,总能碰上这些人,每个人都跟他打招呼问好。
赵年能怎么办?总不能不理人家吧?
那太没礼貌了。
可是人太多了,一一回应,他早就累死了。
所以他只是微笑着点头,这样大家就觉得他很亲民。
作为厂长,不可能全都认识,点点头也算是给对方尊重。
赵年倒是有点怀念以后,要是开小汽车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
坐在车里,别人想打招呼也做不到,窗户一关,完全听不到,别人也不会趴在车窗边喊他。
以赵年的级别,本来是可以配车的。
但那是公家的车,别人接送他也不太合适,现在还是要低调点。
哪怕赵年能搞到车票,也有钱买辆车,但也不能太张扬。
老老实实骑几年自行车,等风头过了,经济好转了再买车,赵年还是挺期待那一天的。
除了这些,还有女人,什么小媳妇、大姑娘,都想找赵年。
他真是不容易!
赵年一路上微笑着点头,感觉就像小鸡啄米一样。
这让他想起一部以后的电影,原本想画凤凰展翅图,结果画出来却像小鸡啄米。
赵年就是这样,太难了。
看来下次应酬也不能太早结束。
正好八点结束,别人刚准备睡觉,有些人刚在外面聊天回来,这就碰上了。
好不容易回到四合院,刚到前院就被叫住了。
自然是赵年的得力手下阎阜贵。
“二大爷,有事?”赵年问道。
“有事,赵厂长,秦京如在你门口等你呢!”阎阜贵直接回答。
赵年这个人不喜欢拐弯抹角,有事就说,别绕弯子,问一堆没用的。
赵年听到秦京如来了,还以为自己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