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刘淼淼是这种无耻的人,竟然如此污蔑一个信仰坚定的同志,还利用何庆芳来质疑官方。
但仔细一想,现实好像真的如此,网上有多少无耻的“刘淼淼”?大家可以仔细鉴别。
为了记录更多的素材,我又看了好几遍芳华,终于搞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在芳华里,日记本的镜头一共出现了9次。
我把日记本内容记住,串联出了真实的故事。
刘淼淼是被知青父亲遗弃的农村孩子,由于自己的无意过失导致姥爷意外死亡,他来到了城里投奔父亲。
何庆芳看刘淼淼可怜,便好心帮助他,不仅教他练舞,还帮他买了很多东西,甚至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在刘淼淼身上,何庆芳花了很多心思和金钱,亦师亦母的帮助他,一路将他托举到桃李杯金奖,还获得了出国深造的机会。
没想到刘淼淼出国后就变了,不仅做了手术,还污蔑诋毁如同母亲一般的老师,并把自己的经历美化成一段励志故事。
搞懂芳华的故事脉络后,我以为我明白了这部电影,表面是励志,其实是讽刺。
但我翻看报道,戛纳场刊主编迪娜曾经说过,芳华这部电影是三重结构,仔细看三遍电影,会有三种不同的感受。
但我只有两种感悟。
带着这个疑问,我又去电影院看了一遍电影。
这次看完后,我在影厅哭了,哭了十几分钟,一直到打扫阿姨催促,我才回过神来!
原来芳华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代人的热血芳华,讲的是他们的失败!
何庆芳这个名字,寓意是“何以庆芳华”。
日记本里有一行小诗——何以庆芳华,旌旗映朝霞;只为人民苦,热血洒万家。
何庆芳可以代指伟仁。
因为电影开篇就有刘淼淼跟姥爷的争论,刘淼淼说很多事都怪他。
后面刘淼淼污蔑何庆芳,其实就是某个群体在污蔑他!
何庆芳也可以是一代人的泛指,代表了曾经的同志和人民。
电影在第76分钟,在刘淼淼取得成功,观众情绪最高昂的时刻,突然安排何庆芳腐化堕落的剧情,并不是简单的讽刺刘淼淼。
而是让大家感觉难受,感觉悲伤,感觉人的理想和信念被击垮后的痛苦和不甘!
前一秒大家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下一秒就要迎接这种悲伤!
这种情绪落差,或许就是当初同志们的不甘!
他们差一点就成功了!
也只有观众感受到了痛苦和不甘,才会对他们的失败感同身受,才会一想到伟仁,一想到曾经的同志们就想哭!
才会明白格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虽然几十年过去,当年的斗争成果,也不知道还剩下多少。
但我们必须坚定信心,继续走下去!
就像电影最后结局里,在烈火中焚烧的“芳华”!
我们要成为的,就是电影谢幕时,跟着何庆芳跳舞的小孩子!
这也是江导的巧妙安排,把何庆芳带着小孩子一起跳舞的画面,安排在谢幕时。
这寓意着美好的结局,也跟国际歌里的“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是相互呼应的。
我终于明白了,芳华是三重结构,从励志到讽刺,再到激励,这才是完整的芳华!
当然,这部电影还有很多隐喻,比如何庆芳断了右手之类的,这些我就不说了,大家可以去看其他人的分析。
在这里,我把电影里何庆芳写的一篇日记,完整的摘录了下来,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