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知青点符合条件的知青都有十几个,这意味着大部分人都会落选,跟这个好工作失之交臂。
更要命的是,谢铮跟家关系非同一般,而他跟蒋正奇关系也特别好。
蒋正奇没少跟着他去宋家吃饭,跟宋书玉很熟,所以蒋正奇极有可能被选中。除非他们中谁能够跟宋家攀上更亲的关系。
一时间,知青点的气氛也诡异了起来。
大家各想各的招,使出浑身解数去找人。
宋建国、施明家都有知青悄悄上门送礼,变着法子打听消息。
这两个都是老狐狸,哪可能轻易去揽这种事,纷纷找借口推说不知道,这事他们做不了主。
渐渐的,有知青悄悄去找宋书玉。
奇怪的是,宋书玉一改往日的铁面无私作风,虽然没收东西,但态度却颇为和蔼,还说让大家努力,会公平公正地招聘,大家都有机会之类的。
这话给了知青们莫大的鼓励,也让更多的知青找上了宋书玉。
但不管是哪个知青找上门,宋书玉都和和气气,温言细语的。
谢铮也听说了这事,觉得很纳闷,就问宋书玉:“听说你对知青们非常客气,这不像你啊?”
宋书玉挑眉:“怎么不像我?你的意思是我平时说话很不客气,凶神恶煞的?”
“没有,没有,”谢铮挠了挠头,有些说不上来,“你一向直接,不会给别人幻想。”
宋书玉笑了笑:“怎么叫幻想呢?厂子里确实要招几名高中生,知青当中怎么也要招一两个人的。”
谢铮还是觉得有些反常:“按你平日里的行事风格,你不会搭理他们的。”
宋书玉做事雷厉风行,追求效率,她这一松口,应付了一个知青,就几乎等于要应付十几个知青,不符合她效率至上的观念。
宋书玉有些心惊。谢铮太敏感了,竟从这些细枝末节中察觉到了反常。
但他这些也只是猜测,宋书玉不想在事成之前节外生枝,所以自然也不会承认。
“我这不想着都是一个大队的吗?照你这么说啊,我下次还是别搭理他们任何人了。”宋书玉扯了扯嘴角说。
谢铮听了这话,还以为她只是心血来潮改变了工作作风,便也没多想。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