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国蹙眉:“书玉,30已是杨书记给你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这已经不少了。”
“叔,我明白。咱们叔侄,我也就跟你说哪些套话空话了,我要51是为了掌握控制权。叔,您现在也看到了,这厂子连影子都还没呢,就一堆人有想法了,真上了正轨,没有51的股份,我说的话能算数吗?我知道您会护着我,可您还能干多少年?况且要是公社那边指派人过来,您也没法子。”宋书玉将利害关系摆在宋建国面前。
宋建国没法反驳,这些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
宋书玉年纪虽小,但想得长远。他拍了拍她的肩:“行,那叔就这么回公社。”
“让叔为难了。”宋书玉有些歉疚地说。
公社那边必然会给宋建国施压,他卡在中间肯定是左右为难。
宋建国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你也说了,我干不了几年就要退了,有什么好为难不为难的?”
他这辈子又不指望升官发财了。
送走宋建国,宋书玉照旧做她的买卖,只是请假的时间少了许多,日才请一次,平日里都跟着大部队一起去上工,偶尔请一天假去摆个摊。因为现在布料不多了,她也没那么忙了。
关于跟公社的谈判,宋书玉只悄悄跟谢铮透露了几句,她妈和奶奶一点都不知情。
时间一晃就到了三月,大家纷纷脱下了厚重的冬装,换上了轻便的春装,春种也如火如荼的进行。
公社那边见宋书玉迟迟没动静,好像那天的事只是她随口一提,提过就忘一样。
杨书记有些绷不住了,还是让小梁骑车去红云大队找了宋书玉。
当时宋书玉正在地里干活,突然被公社的人叫走,社员们众说纷纭,都觉得很奇怪,只有宋建国大致猜到了缘由。杨书记一直是个想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公社那边的领导也知道开办社队企业,对他们有好处。
旁的不提,谁家还没有个三亲四戚想找个工作的。若能进厂当职工,那可比在乡下好多了,没看一个临时工,代课老师都一堆人抢破头吗?
果不其然,这次接待宋书玉的不止有杨书记,还有公社刘主任。
“小宋,又见面了,你这小同志可真是个大忙人啊,好久没看到你来公社了。”杨书记和蔼地开口。
宋书玉笑了笑说:“这不是要春耕了吗?队里忙,走不开。”
糊弄谁呢,走不开还隔几天跑出去摆一次摊。
杨书记有些头痛,这丫头年纪不大,但油盐不进,而且特别沉得住气,搞得他都不知道怎么开口。
最后还是刘主任说:“小宋,宋书记传达了公社的意思吧?你考虑得怎么样了?要知道给你30这已经破例了,其他同志都不答应,是杨书记给你争取的。这个分红一年也不少了,你说是不是?我知道,你付出得多,但你想想,要是你一个人拿走厂子一年一半的利润,队里的社员们服气吗?”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