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道宣大和尚便转身朝丰德寺而去。
“道宣?”看着道宣远去的身影,萧睿回忆了一下自己脑海中的有关唐朝的和尚们的法号与人命,并没有道宣这个大和尚。“管他呢,也许只是个普通的和尚吧。”
其实,这道宣,可是赫赫有名,乃是唐代佛教律宗三派之一的南山宗的开创者,世称南山律师。道宣俗家姓钱,长城(今浙江省长兴下箬)人,也有人称其为丹徒人。十五岁时受戒于智首律师。先是从慧頵和智首修学,后又多方广学。三十岁后著述,贞观十六年,入丰德寺,研究佛法戒律。其主要著作有《四分律戒本疏》、《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四分律拾毗尼义钞》三卷、《四分律删补羯磨疏》二卷。在史学的著作以《续高僧传》三十卷、《广弘明集》三十卷、《大唐内典录》十卷、《集古今佛道论衡》、《集神州三宝感通灵》、《道宣律师感通灵》、《释迦氏谱》等书数百卷最有名。门下弟子多至千余人,影响遍及全国;东渡日本的鉴真大师,是其门生弘景弟子,把律宗传入日本,确立了日本施戒制度,奠定律宗在日本的基础。高僧玄奘西去天竺取经回国后,道宣被诏为长安西明寺上座,参加玄奘译经道场,负责佛经翻译中文辞润色。
不过,在萧睿的印象中只有玄奘、鉴真和尚,当然还有辩机和怀义。至于道宣,爱谁谁去。不过,“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萧睿还是明白的,该转告的事情,还是要转告的。
@@@@@@@@@@
“师叔!”道宣的禅房内,一位小沙弥朝着正在参禅打坐的道宣轻声喊道。
“何事?”道宣睁开眼睛问到。
“山门外有一老一少两位道长说是要见您。”小沙弥回禀道。
“那小道士可是剑眉星目,自称随着师傅在此处采药?”道宣问到。
“这个守山门的师兄并没有过问,不过这两位道长都背着背篓,背篓中放了一些青草,应该是一些草药。”小沙弥道。
“快快将他们请进来。”道宣说到。
“诺!”小沙弥应声而出。
“慢着,还是贫僧自己去吧。”道宣喊住小沙弥,自己起身向外面走去。
“贫僧道宣……”到了山门外,道宣对着萧睿二人行礼。
“道宣和尚,原来是你!”老道见到道宣,有些欣喜道。
道宣闻声而起,原来是老友,便笑道:“原来是你这家伙!”
“师傅,原来你们认识!”萧睿惊异道。
“不认识!”两人齐声道。
萧睿目瞪口呆……
………【第002章 萧睿山前戏恶客】………
一番春雨过后,整个山间的空气为之一新,天色湛蓝。太阳挂在山头南麓苍穹之上,山头上,出现了一道赤、黄、蓝、绿四色彩虹,到了最高处却突然间消失不见。庭院中,花苞也好,展开的花朵也好,都沾着晶莹剔透的水珠,煞是美丽。小径旁,花圃中,残花落满地,水珠在飘落的花瓣上来回滚动。清风拂过,杨柳依依。
“虎头。”正在房间中读书的萧睿突然听到从门外传来的孙思邈的喊声。
“师傅。”萧睿开门,道。“不知师傅唤徒儿何事?”
“《道德经》可曾温习完?”孙思邈踏进萧睿的房门,问到。
“已经温习完了。”萧睿回答。
“第八章是什么?”孙思邈突然发问。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萧睿朗声背了出来。对于《道德经》全文,萧睿早已烂熟于心。
“作何解?”孙思邈又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