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等你到时光尽头 > 3(第2页)

3(第2页)

苏倩倩摇摇头。

“他去跳海啦!”

苏倩倩一个激灵,身体不由自主地震颤了一下:“是吗,是吗——”又问,“这事班上多少人知道?”

“不清楚,反正我们几个都知道,所以才提醒你,不要给自己惹麻烦。”女生们神色凝重。

苏倩倩说:“谢谢你们,不过你们别再对其他人说了。”

几个女生答应了,又说:“我们可是为你好。”

那天晚上,苏倩倩做功课时心神不宁,被她妈说了几句,直拖到十一点半才洗漱歇息;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杨凡站在悬崖边的情形。

朦胧中,沉淀在她脑海深处的记忆又一次复活了。苏倩倩清楚地记得在一个巷口她第一次邂逅杨凡。杨凡站在墙角,蓬乱的头发像纷披的枝叶,脸上的五官并不精致,但它们组合在一起却自有几分清隽和磊落。当时她扶着自行车站在离他四五米远的地方,他瞥了她一眼,那一瞥如一道电光深深地灼痛了她。他的眼神里已经找不到一丝同龄人的稚气,有的只是深不可测的悒郁,倔强和不平。

显然,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少年。这个少年的世界里自然不会是清风朗月,杏花春雨。十六七岁的男生本该活成一条喧响的溪流,是什么把这条溪流变成了一片荒芜的沙丘?他必定是陷入了某种命运的死结,让他痛不欲生,想要彻底逃离这个世界。苏倩倩不会随意看轻或否定一个绝望到要放弃生命的人。她想,杨凡选择跳海轻生,或许是因为在无边的梦魇中跋涉得太久太累,或许是因为在尘嚣万丈的人世中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或许是想以一种极端方式对这个冰冷的世界表达他的愤怒。她不想对那悲壮得近乎惨烈的行为妄加评论,她自觉没有资格。她只是想,他这样做一定有他的理由,而绝不是意气用事。不管怎样,死亡与一个风华正茂的十七岁少年发生关联,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当杨凡辗转在生死边缘时,我们这些同龄人可能还在为脸上多出几颗青春痘或身上没有一件外国名牌而神伤。同一片蓝天之下,人与人的命运之别竟如天上的云彩和地上的尘埃。对于沉溺在痛苦中的生命,我们不给予悲悯和援助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报以鄙视,讥诮和排斥?人类啊人类,你历经百万年的进化和修炼,比那些低等动物高明在何处?

那一夜,苏倩倩满脑子翻江倒海,而且,她还孕育出一个重大决定。

轮到杨凡值日的那天,苏倩倩依旧帮助杨凡打扫卫生。

“杨凡,这回的数学考试那么难,你还考得那么好,真牛!除了数学,你一定还有其它爱好吧?”

“喜欢看书,喜欢读诗。”

“喜欢屈原的《离骚》吗?”

“更喜欢他的《天问》。”

“为什么?”

“那里面浸透了巨大的悲怆和愤懑。”

苏倩倩一惊。

“可惜,今天再也找不到那样的诗篇了。”苏倩倩不无遗憾地说。

“不仅找不到那样的诗篇,连那样的诗人都没有了。”

“为什么这么说?”苏倩倩好奇地问。

“真正的诗人会叩问苍天和大地,会流连在山水和旷野;如今的诗人只是写诗的人,成天忙着上节目,做专访,开讲座。”

苏倩倩笑了,她发现杨凡比一般的同龄人富有思想,而且他的内心还有一个更为深邃和隐秘的世界,于是她又试探着问他:“你说得很有道理,只是可惜,那么一个有浪漫情怀的诗人竟投了汨罗江。”

“那有什么,有一个悲剧的结局总比没有结局的悲剧要好得多。”

苏倩倩又暗暗吃了一惊,她不敢小觑这个出身贫寒的少年。

“古今中外有很多那样的人,甚至是一些很有成就很有思想的人,像王国维,老舍,川端康成,为什么都是悲剧的结局?”苏倩倩有些不解,眉头紧蹙。

“其实悲剧是人生的本质。在叔本华看来,人的生存就是一场痛苦的斗争。我完全赞同。你呢,你怎么看待他们呢?”

“我没有资格评论他们,记不清是谁说过,‘没有在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语人生。’”

“是卡莱尔。”杨凡的眼里闪过一丝诧异。

“不过,我倒是更欣赏另一位大诗人苏东坡。说起他,我很骄傲,他是我的本家。”苏倩倩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