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此番攻伐大唐,多行不义,大唐灭国,需一份讨伐檄文。”李承乾抬头看向群臣,最后落在左侧帷帐之后的许敬宗,开口说道:“许卿,此事由你总领,秘书监,崇文馆,国子监,加上上官爱卿和裴卿,对了,叫上李义府,研磨一份出来,朕要用他昭告天地四方。”
许敬宗从帷帐之后走出,躬身道:“臣领旨。”
李承乾点点头,看向韩瑗道:“韩卿,你带着窦翁去兵部吧,关于吐蕃之事,诸般详情多多请教,大唐灭吐蕃,可不仅仅是灭吐蕃一事,其后还有治理诸般,事情繁杂,多用心些。”
“臣领旨!”韩瑗身体微微颤抖,然后沉沉躬身:“臣告退。”
“嗯!”李承乾平静的点头。
韩瑗这才起身,带着窦姓老者从殿中而退。
一旁的狄仁杰有些惊讶的看着这一幕,皇帝话没有直说,但言语之间对韩瑗的重用是清晰可见的。
韩瑗,多年兵部侍郎,再有一两年,他的资序便会足够,到时候,立刻就是上州刺史,九寺寺卿,六部尚书的位置。
甚至可能直接做宰相。
皇帝的那句话,明显不是对九寺寺卿说的,可能就是六部尚书,可能直接就是宰相。
崔仁师以安东大都护领中书门下三品,虽然不参朝事,但也是实实在在的宰相。
……
“狄卿!”皇帝的声音从丹陛之上传来,狄仁杰立刻回神,他对着上方拱手道:“陛下可是已经有了攻破吐蕃之法?”
李承乾一愣,随即忍不住的笑了起来:“朕就说狄卿敏锐,朕不过是心中刚刚有点思绪,你便已经看了出来。”
一句话,殿中廊柱帷帐之后的众人忍不住的抬头。
攻破唐古拉山关口,是如今摆在朝中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今日窦姓老者之言,更是将这份难度提高了不知道多少。
众人听着都一片心悸,可皇帝仅仅从他的言语之中,就找出了破解之法,这怎么可能?
偏偏皇帝找出了办法,狄仁杰不过是稍微一听,就从里面听出了皇帝的心思,这个能耐也是非凡。
李义府坐在矮几之后,看向狄仁杰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深沉。
他从狄仁杰的身上嗅到了一点刘仁轨的味道。
不过狄仁杰年纪太轻了,他想要做宰相,再等二十年吧。
对李义府倒是也没有什么威胁。
李承乾没有在意别人的心思,看向狄仁杰道:“不说这事了,之前诸家走私铁器到吐蕃的事情,狄卿查的如何了?”
“回陛下!”狄仁杰躬身,呈上奏本道:“这几日陆续有商队伙计招供,其人乃是被吐蕃人要挟收买,被迫参与走私之事,其实其走私数目并不大,先前更是只有一点,但被吐蕃人抓住了把柄,一步步引诱,便再难有回头之路。”
李承乾点点头,看着被内侍放在桌案上的奏本,说道:“吐蕃用心大唐,非只一日之事,有人被抓住破绽也是难免……如此说来,去往吐蕃的这条商路上的各个关卡,并没有多少问题。”
“陛下!”狄仁杰点头,说道:“其人走私数目稍大,便已经被其发现。”
“终究是有错,诸关关令,罚一个月俸禄。”李承乾抬手,说道:“至于其他诸人……”
“其人对诸事一概无知。”狄仁杰认真拱手,说道:“并无私通吐蕃之事。”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那就罚他们一个月的俸禄吧,终归是行事不谨。”
“是!”狄仁杰嘴角微微抽搐,躬身道:“是!”
七月这些人都在家中闭门自首,有什么俸禄可得。
“传旨下去,诸人解除自守。”李承乾看了徐安一眼。
徐安立刻拱手,然后快步朝殿外而去。
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转身看向狄仁杰道:“此事,戴卿和柳卿从兰州也有回禀回来,吐蕃人多番用心,内外搅动,同时也有刺杀诸事,也好在诸方戒备,这才没有被他们得逞。”
“是!”狄仁杰神色顿时严肃起来。
一场大战,吐蕃人不择手段,大唐如何应对,其实根本还是在吐蕃身上。
李承乾拿起狄仁杰的奏本,稍微读了两句,微微点头,说道:“此番诸事,能够查的清楚,狄卿辛苦了。”
“不敢!”狄仁杰立刻沉沉躬身。
李承乾摆摆手道:“朕从来不是委屈功臣之君,爱卿用心朝事,本身便应该奖赏,不过爱卿任监察御史不久,朕看就授儒林郎,日后监察住房,要多用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