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承乾的脑海中一时间出现了许多的想法,但慢慢的都沉淀了下来。
袁天罡的事情了了。
但杨家还没了。
杨家现在握住了徐慧这个筹码。
如果他们什么都不懂做,那么李承乾继续按照既定的计划缓慢的肢解杨家,但如果他们试图搞风搞雨,那么李承乾不介意利用长孙无忌对他们下狠手。
他想要有所变革,需要一个庞大的利益来分给众人。
至于之后,就是功臣集团内部的事情了。
有些人会飘的。
就需要修剪。
李承乾的眼睛轻轻地眯了起来,逐渐的,他的脑海中有了一套完善的体系。
袁天罡看的很准,他算定了李承乾必然会和长孙无忌产生矛盾,这样,弘农杨氏就有了插手的机会。
但可惜,李承乾对这一切看的很透彻。
便是前世的时候,李治做了皇帝,一样也不傻。
在他和长孙无忌闹翻前,李恪就先被收拾了。
之后是李治利用武媚娘掀翻了长孙无忌,但可惜,关中派系和诸王受创严重,这才有了武媚娘代唐而立的事。
武媚娘依旧没有控制住人心,李隆基成功复唐。
可惜在李隆基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加上安禄山野心崛起,最后才有了安史之乱。
功臣,外戚,世家,诸王,寒门,还有宦官。
人人都有野心。
或者说,得寸进尺本身才是人的本能。
所以,他需要用一套完善的体系,来对每一方进行拉拢,同时对每一方都进行打压和修剪。
御辇在两仪殿侧落下,四个字出现在了李承乾的脑海中。
生产关系。
李承乾轻轻笑笑。
生产力,生产关系,这一套才是最精准。
李承乾神色平静从御辇走下、
今日他需要面对另外一个皇帝必须面对的问题。
外敌。
……
御榻之上,李承乾轻轻的敲着御案。
大殿左侧,长孙无忌,房玄龄,唐俭,于志宁,张行成,阎立得,崔敦礼其人端坐。
大殿右侧,只有安东副都护苏勖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