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要不您就认错吧李恪 > 第四百六十四章 李承乾和长孙无忌的根本矛盾第三更(第2页)

第四百六十四章 李承乾和长孙无忌的根本矛盾第三更(第2页)

唐俭年纪大了,过两年就要致仕了。

皇帝如果还要保留唐俭的太子左庶子,那么皇帝就可以通过唐俭对吏部侧面进行影响。

又或者,皇帝如长孙无忌所想,让柳奭为吏部尚书,但是同时让他检校太子左庶子。

那么事情就麻烦了。

柳奭起码会在皇帝和长孙无忌之间中立。

长孙无忌微微低头,吏部尚书本身就应该听皇帝的,这没有问题。

但是,皇帝初登基,对江南士族用的太多了。

甚至还有对河北世族重用的打算。

虽然皇帝已经在极尽的收敛了,但是关中的那些老兄弟们,有太多不满了。

所以,他们才希望能够通过吏部,保证自己人的利益。

皇帝让杜荷检校雍州别驾,每到年底就要清理一遍长安城诸家中的不良子弟,这让很多人隐隐感觉不安。

更别说还有传言,皇帝要开殿试。

等等很多事情,虽然现在都是传言,但是已经很多人不安。

不知道多少人找长孙无忌去闲聊。

看似闲聊,但实际上还是在探问他的态度。

柳奭的吏部尚书,是长孙无忌给出的保证。

他不是要对皇帝做什么,而是要尽量的安抚这些老兄弟。

皇帝手下的亲信们还很年轻,而那些老家伙在各州各卫都有不少的亲眷,真要闹起来,怕是要有不少事。

现在太上皇还在,局面还好些,可太上皇不在了,谁知道这些家伙在皇帝看不见的地方会做什么。

皇帝手上最为依赖的,就是千牛卫,但是这些千牛卫都是他们这些老家伙的子弟啊!

所以,长孙无忌才会对皇帝让唐俭检校太子左庶子感到敏感。

朝中虽然有三省六部九寺,但实际上,吏部才是整个朝堂的骨架。

长孙无忌轻轻的瞥了皇帝一眼,新皇登基,必然会有不少人的利益受损。

而整个天下,关中门阀的利益最大。

一受损,必然是他们。

长孙无忌只是想少些血腥和杀戮而已。

太上皇还在还好,若是没了太上皇,皇帝是会举起屠刀的。

……

“启奏陛下!”鸿胪寺卿宇文崇嗣站在两仪殿中,对着李承乾拱手道:“吐蕃已经将禄东赞一族送到了长安,其中在路途折损两人,多数幸存,不过根据比对,少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李承乾身体微微前倾,问道:“少了谁?”

“噶尔·悉若,禄东赞的长子。”宇文崇嗣拱手,说道:“吐蕃人说,噶尔·悉若在吐蕃的时候,因为反抗被杀了。”

李承乾眉头一挑,看向左侧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问道:“房相和舅舅怎么看?”

房玄龄皱了皱眉头,站出拱手道:“陛下,吐蕃既然已经将禄东赞的所有家人都送到了长安,似乎没有必要在这里玩什么手段了吧?”

“不好说啊!”长孙无忌轻轻摇头,说道:“若我是松赞,起码会将噶尔·悉若留下,这样即便是禄东赞和噶尔·钦陵在长安活下来,他们也能通过噶尔·悉若,来控制禄东赞和噶尔·钦陵不要乱说。”

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说道:“也就是说,禄东赞和噶尔·钦陵,对大唐没有用了。”

大唐留禄东赞和噶尔·钦陵,目的就是希望他们父子俩,能够将他们所知道的关于吐蕃的一切全部说出来。

起码说出大半。

但是,一旦他们有了保留,那么是九成九为真,一成为假,若是相信了,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