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有个高雅的名字,叫做“香积堂”。
幸有千门香积供,不如随喜去罗斋。
但俗称还是膳堂。
几人未入堂中,就见前院列着十数排长桌,粗陶碗碟摆放齐整。
一沓沓蒸屉摆出,腾着白雾,裹着新炊粟米的甘香,混入殿角飘来的檀烟,氤氲成一道朦胧帘幕。
“好香啊!”
陈修瀚满怀心事,闻着那股味道,都情不自禁地吞咽了一下口水。
‘这些吃食可不简单。’
展昭则清楚,习武之人除了看重天赋根骨外,日常的吃食用度也有要求。
他少时家贫,若无酒道人隔三差五地打来上等的肉食,待得年岁稍长后,又特意为其熬制药膳,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而大相国寺连提供给沙弥的茶汤,都有补益元气的材料,正式僧侣平日里的用度,更是可想而知。
定海先行几步,却见来往僧人的眼神里,满是戒备。
早课投毒,性质恶劣,查案的当然不止戒闻一行。
普贤院的戒律僧,对供应茶汤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膳房的弟子进行盘问。
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见到有不是本堂的僧人在外探视,内部僧众难免紧张。
定海清楚对方的状态,但小师叔要来此,还是朝着里面走去。
“慢!”
展昭却拦住了他:“如此压抑的气氛,我们即便进去了,也问不出什么来,你能否去寻一位年纪小点的弟子,来外面直接问话?”
第十二章没算进去的一个嫌疑人
“这好办。”
定海松了口气,走入堂内,不多时领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和尚出来。
小和尚双手合十,乖巧行礼:“见过师叔,不知有什么要问定耕的?”
眼见这七八岁大的小和尚都有了法号,陈修瀚歪了歪嘴角,感受到了参差。
展昭则语气温和地道:“明光堂早课所用的茶汤,可有名目?”
“当然有,那源自我佛门赫赫有名的‘禅寂三昧汤’啊!”
小和尚解释道:“不过‘禅寂三昧汤’饮下后,要用内力化去其中的药力,若是根基不足,经脉反倒如灌沸水,过于刺激窍穴,对修行有害无益,后来便将配方改良为‘五苦消乏汤’,以舌根受炼,证得身心澄明。”
展昭道:“所以沙弥每日清晨早课所饮的茶汤,正是这‘五苦消乏汤’?”
“不错!可别小瞧了,里面所用的苦丁霜茶、柏子泥、窖藏梅雪、灵芝屑、青盐晶……”
小和尚如数家珍,一连说了十几种材料,末了舔了舔嘴唇:“可都珍贵得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