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壶不开提哪壶,都七年了,我被囚于江陵的事就过不去了是吧?
“虞翻,你来做什么!”于禁没好气地道。
虞翻看了一眼左右:“于将军能否屏退左右?”
于禁冷哼:“你虽年迈,但筋骨犹在,我可不是夏侯惇。”
虞翻故作大惊:“于将军,你背后议论已经亡故的夏侯惇,就不怕传出去引来祸事吗?”
于禁冷笑:“帐中皆为我的亲信,我只需杀了你二人,谁又能知?”
虞翻“打了个哆嗦”,高呼:“念昔日一饭之恩,还请于将军饶我一命。”
于禁只感觉火气在心肺打转,猛地一拍桌子喝道:“虞翻,你真以为我不敢杀你吗?再敢废言,今日就烹了你!”
“将军息怒,适才相戏耳。”虞翻无视了于禁的怒喝,敛容而道:“实不相瞒,我欲送于将军一大功。”
“呵呵。”于禁锐眼如刀:“你以为我会上当吗?”
虞翻点头:“用‘上当’一词,不妥。此乃‘互利’,于将军和燕王都能从中获利。”
嗯?
听到互利,于禁心中的疑惑更深了。
“虞翻,我很讨厌听话听一半。”于禁抽出短刀,显然没有了耐性。
“莫急,莫急。”虞翻倒是气定神闲,踩着于禁的怒火界线开始了输出:“想必于将军也听闻燕王和太子不和之事,如今太子为了证明才能不弱于燕王,以及树立军中的威望,带上张飞赵云黄忠等大将去打鲁阳。
燕王不欲太子立功,于是派我游说关平关兴,希望二人能在平春按兵不动,不料关平关兴二人非但不听,反而还要去鲁阳助太子,更是将我逐出。”
于禁听出了些眉目,冷声道:“既然你被逐出了,为何不直接回江陵,反而来见我?”
虞翻笑道:“燕王何许人也?岂会料不到关平关兴的想法?既然二将不肯听劝,那燕王只好用非常手段了。
燕王早有吩咐,若关平关兴要去助太子,就让我来平春泄密,诱于将军趁此机会,先破城外大寨,再兵入石阳。
如此,就可迫使关平关兴回军。”
于禁感受到了羞辱:“你的意思,我还得按刘封的想法做事?我乃大魏的前将军!”
虞翻语气笃定:“于将军,我认为你会按燕王的想法做事的。
你虽然是魏的前将军,但并非是因功升迁,而是曹丕担心你屡屡战败会心生惧意反投大汉。
换而言之,你这前将军,没几个人会信服。
倘若因你之故而让关平关兴二将去了鲁阳,最终导致鲁阳失守,于将军以为曹丕是会继续赏你还是数罪并罚?
我又听闻,曹叡也去了鲁阳。这今后曹丕若死,曹叡必定继位,你就不担心曹叡会忌恨你没能拖住关平关兴?
亦或者说:你不肯拖住关平关兴,莫非是早已降汉?”
于禁呵呵:“我若要降汉,早就降了,又岂会等到今日?你觉得你的推测,会有人信吗?”
虞翻有恃无恐:“我未来之前,或许不会有人信;可如今我来了,于将军你还能解释得清吗?”
于禁脸色大变。
与虞翻私下见面、无视关平关兴去鲁阳、鲁阳失守曹叡逃窜,单独而论,不会有一件事会牵连到于禁。
可若合起来论,那这个中隐晦的意图就不止一种了。
“你敢诈我!”于禁握紧了刀柄。
虞翻依旧淡定如常:“就算杀了我,难道于将军就能改变关平关兴去了鲁阳的后果了吗?对君王而言,态度比结果更重要。”
虞翻这一通忽悠,直接忽悠到了于禁的命门上。
只要鲁阳失守曹叡兵败,那么无视了关平关兴偷往鲁阳的于禁就必然会被问责。
见于禁沉默。
虞翻又补了一刀:“听闻司马懿多智,于将军何不派人出城,请司马懿入城商议?”
于禁不由握紧了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