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给曹爽取的名和表字,也是希望曹爽能有“德行”。
不曾想。
曹爽竟然口无遮拦的私下议论曹丕赐死甄宓的事。
这是能随便议论的?
自古以来,就没几个皇帝能忍受被议论。
甚至于还出现了避讳制度,书写和言语中都得避开皇帝的名字以显皇帝的尊贵,如果触犯了就得受到惩罚。
即便如刘秀,也直接让秀才变成了茂才,更是令整个东汉的人取名都要避讳“秀”这样的常见名,令古人今人后人都极为难受。
纵观两汉,也就汉宣帝能做到真正的体谅百姓,为了避免百姓因为避讳而获罪,更是下诏改名刘询,理由是:古代天子的名字,人民很难知道,所以很容易避开。
而在刘询的另一份诏书上也言明:国家司法,关系万民生命,要让获得释放的不抱怨,判处死刑的不愤恨,才叫真正有素质的法官;若是断章取义,曲解法令,不论是轻叛还是重叛都不公平。上位者无法明断,天下人就不会信服。
曹丕,同样不是个能忍受被议论的,也无法和汉宣帝相提并论!
对于这一点,久随曹丕的曹真是很明白的!
甄宓为什么会被赐死?
直接原因就是:曹丕宠溺郭照等人后,甄宓私下有怨言惹得曹丕不快,曹丕一怒之下就下诏赐死甄宓。
现在。
自家儿子,竟然私下议论皇帝?
下意识的。
曹真生出了“子不类父”的感触,狠狠的瞪了曹爽一眼,呵斥道:
“昭伯,甄皇后之事不可再提!你姑母之事,我会请陛下酌情处理的,再敢胡言,家法处置!”
本还想再提的曹爽,被曹真一瞪,到喉咙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改口道:“孩儿知晓了。”
只是在内心,曹爽却是暗暗发誓:今后若是掌权,必助平原王泄心头之恨。
见曹爽嘴服心不服的模样,曹真更感头疼,准备给曹爽兄弟开一堂“人臣本分”的授课。
就在此时。
亲将费曜急急来报:“禀将军,有紧急军报,是郭刺史之弟郭配,派人昼夜加急送来的。”
曹真面色一变。
郭淮的为人秉性,曹真是很了解的。
能让郭淮胞弟郭配昼夜加急的送军报,必不会是小事!
曹真有种莫名的烦躁。
本是给长子行冠礼的好日子,结果先有曹爽口无遮拦的私议曹丕赐死甄宓一事,后有郭淮派郭配加急送来军报。
大好日子,竟全遇到烦心事!
一把抢过非要手中的战报,曹真快速的扫了一眼,当看到“刘备令太子刘禅、丞相诸葛亮奇袭天水,冀县已失,陇右危急”时,曹真只感觉怒火自心底瞬间爆燃。
“刘禅小儿,竟也敢犯我大魏疆土!”
若来的是刘封,曹真反而不会这般恼怒。
刘封善战,曹真早已领教。
若来的是刘封,曹真只会想如何跟刘封斗智斗勇,然后将刘封击败!
可来的却是刘禅!
这让曹真感受到了羞辱。
曹真心底的想法就是:一个尚未及冠且未曾统过兵的伪汉太子,有什么资格来当我对手?为了混军功,混到我头上来了?
一旁的曹爽不理解曹真的内心真实想法,只看到曹真怒态,又自觉表现的时候来了,兴奋请命:“孩儿如今已及冠,请阿父分孩儿一军,孩儿愿亲往,生擒刘禅小儿!”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