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也不在乎放走曹休。
甚至于。
刘封更希望曹休继续回去统兵。
相对于曹休知耻而后勇,刘封更相信曹休禀性难移。
擒一次,换一城,多么美妙的事!
当然。
刘封只是娱乐性的想一想。
换一次就够了,换两次三次,那就太高估曹休的价值了。
即便曹丕愿意换,曹丕麾下的文武重臣也得反对。
曹休此刻也是傲气,即便精神萎靡也不愿向刘封屈服:“要杀就杀,何必多言。你以为我是惧死之人吗?”
刘封轻笑:“曹文烈,孤乃好意,你又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呢?虽然你的确不是智勇名将,但只要你姓曹就足够了。
就如同昔日的夏侯惇一样,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并非曹操不知道夏侯惇不善战,而是曹操深知,若无宗室大将执掌大权,睡觉都不踏实。”
曹休听得一阵窝火。
虽然刘封说得很有道理,但听在曹休耳中却是极为刺耳。
什么叫我不是智勇名将?
什么叫夏侯大将军打仗没赢过身官没停过?
我靠的是真本事,不是宗室亲戚关系!
“刘封,你到底想说什么?”曹休气呼呼地问道。
刘封笑道:“孤方才就说了,孤想知道,曹丕是否会如换曹仁一般,拿城池来换你的性命。你说孤是换平春好,还是换寿春好?令孤很纠结啊,不如你来替孤选一选?”
“我岂能受此羞辱!可速杀我!”曹休不想跟刘封讨论这个问题,头再次往旁侧一偏。
死则死矣,有何可惧。
我曹休岂惧死乎?
刘封向关兴举目示意。
关兴会意出列:“如今曹休被擒,淮南一带的伪魏诸将必定人心惶惶,可再释放流言称‘曹休已降’,聚兵入淮南,先取合肥,再取寿春。”
曹休面色大变:“贼子!你敢污我名?”
关兴冷笑:“你一个被生擒的,莫非还有美名不成?”
一旁的周鲂疑惑问道:“既然曹休被擒,为何不直接去取平春,而要先取合肥?岂不是舍易而求难?”
关兴不假思索:“平春唾手可得之地,何须去取?这还得感谢曹休,将于禁留在了平春啊。”
曹休想到了关兴送给于禁的书信,心下大骇,试探反问:“不可能,于禁怎会被你策反?于禁妻儿都在洛阳,若是反叛,其妻儿必受屠戮。休想用离间之计!”
关兴呵呵一笑:“于禁跟着文聘守石阳,文聘死,于禁独逃;于禁跟着你守平春,你被擒,于禁独存。即便于禁没有被我策反,他也难辞其咎。
我都能想到的,于禁又岂会想不到?你觉得于禁是一个会顾及妻儿性命的人吗?
若于禁真是这样的人,樊城之败时就应该如庞德一般引颈受戮,石阳之败时就应该与文聘同死沙场。
曹文烈,不妨你我打个赌,看那于禁在得知你被生擒后,是献城投降,还是据城顽抗?”
曹休只感觉一股冷意自脚底生出。
平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