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刘封,石苞直接就得到了想要的名声、地位、金钱、美人。
不仅如此,刘封的人格魅力也让石苞内心迟疑。
相较于豪门大族培养出来的士子,大部分寒门士子都有个共性,即在豪门士子眼中“好色薄行”。
意思就是:喜好美色,为人轻浮少礼仪。
昔日的颍川郭嘉如此
今日的石苞亦是如此。
在北方的时候,石苞需要尽力去克制去伪装,避免因“好色薄行”而被苛责小觑,影响了前途!
到了荆州,石苞就逐渐放浪了形骸。
尤其是当了刘封的王府从事拿了高俸禄后更是时常前往高档的酒肆舞坊享乐,有一种“以前太穷没有享受过现在我发达了我通通都要享受一次”的报复性消费心理。
邓艾也曾屡次劝石苞要注重言行举止,但石苞不听。
刘封听闻后,不仅没有责备,反而还加了石苞的俸禄,更是称“齐桓公不在意管仲的奢僭而是注重于管仲匡合诸侯的大谋;汉高祖也不在意陈平的污行而注重于陈平的六奇妙算;今日石苞不过是贪好美人不拘泥于俗礼罢了,既无作奸犯科又无背信弃义,岂可因一时言行而苛求?”
刘封的信任以及袒护,让石苞的心情也逐日沉重、纠结。
每当刘封问起时,石苞都只敢托词“水土不适”,生怕被刘封看出“端倪”。
对石苞的托词,刘封不仅不怀疑,反而又给石苞加了俸禄,以示关怀。
恩宠如斯!
到了二月。
江夏太守关兴忽然派人来房陵,邀请刘封前往武昌,称在武昌附近寻到了希有矿脉,择良将冶铁铸刀,如今刀成,特邀刘封前往一观。
刘封遂带上了虞翻、石苞,以及入关中时招抚的降将王冲、薛悌、王生,并田七等亲卫自房陵过襄阳,顺流而下入武昌。
邓艾身为典农校尉,需要忙着操持今年的春耕,故未跟随。
房陵到武昌,转汉江水路约有一千四百里,正常的民船航行约要半月,不过刘封有大船,快则旬日(即十日)就可抵达。
沿途。
刘封也向石苞介绍了荆州的风土人情,就连汉江沿岸的关津隘口,航行的时候恰巧要泊靠休憩,刘封也会带着石苞前往一观,增加石苞的“见闻”,视若门生。
就连王冲都忍不住感慨,称“若我有仲容的才能,又被殿下这般器重,虽死无憾”。
听得石苞心头极为复杂。
由于路上走走停停。
刘封到了二月底才抵达武昌,关兴亲引楼船来迎。
“二月的春风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路上就多耽误了时日,安国见谅。”率众登上楼船,刘封大笑着向关兴赔礼。
“殿下征战辛苦,本应在新城安享,如今却不辞辛劳的来武昌,是我应该致歉才对。”如今的关兴在经历了军政上的磨砺后,也褪去了最开始时的稚嫩,脸上多了成熟,变得更稳重了。
刘封大笑,又向关兴引荐石苞、王冲、薛悌、王生四人,称石苞有王佐之才,称王冲、薛悌、王生有夺旗之勇。
被刘封如此夸赞,四人忙称“过誉”向关兴行礼。
叙礼后。
关兴取刀,交与刘封。
刘封本就善用刀枪,只是常规环首刀不耐用,先前荆州之战时更是砍坏了好几把,苦无宝刀可用。
见到关兴择良将冶铸的环首刀,刘封见猎心喜,爱不释手:“好刀!好刀!刀可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