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是镇上的老师呐,县城里的。”妇人反驳道:“徐老师在县城里当高中老师,每次放假都回来,看她女儿茜茜。”
女儿?那么年轻的人都有女儿了!田桑桑惊呼了下,感觉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
听见她的惊呼声,妇人摇摇头,“妹子你咋啥都不晓得,这事儿我们镇上的人都知道。我跟你说啊”
她八卦地往田桑桑身边凑了凑:“徐老师的老婆,生女儿时难产死了。这徐老师啊,也是个有情的,长得又俊。镇上好多个姑娘都想着嫁到他家当茜茜后妈,他都没有愿意再娶。”
田桑桑又哦了声。心想,那么好看的人,脾气也好,像阳光一样温暖,有钱、有文化、还有样貌,姑娘们想当续弦也不是不可。
有了徐毅元的间接帮忙,东西卖得很快。尤其是妇人要走时,直接把一个蟹粉小笼包塞嘴里,惊叹:“妹子啊,你这包子咋做的,味道真香,好像吃了一口肉包,又喝了一口蟹汤,忒好吃了。”
于是,周围的人都纷纷上来问价钱。绿豆糕可以试吃,他们每人掰了一小块试吃,确实味道极好。钟婶子手里提着零零碎碎的东西回来时,田桑桑的摊里只剩下两个红薯窝窝头。
“喝!”钟婶子吓了一跳:“桑桑,你东西咋的不见了,都卖完了?”
“是啊婶子。”田桑桑笑得开怀:“你说得没错,遇到了个贵人,买去了大半,有一就有二,剩下的顺其自然就卖了出去。”
“这感情好啊。”钟婶道,“我就说,你做的好吃,绝对有人愿意买。”
田桑桑看了看手里的布票,刚才那男人给了她一张五市尺的布票,一张三市尺的布票,那妇人给了她一张五市尺的,其他的用的是钱,这些钱加起来有三块二,算很不错的了。
039 比流氓还流氓
“你站着等会儿,我把东西收拾收拾,带你去供销社。”钟婶子知道她是要去买布。
田桑桑刚要点头,便听得李婶子在不远处喊她们俩,要结伴一块回去,李婶子也是买完了东西。
田桑桑主动道:“婶子,要不您和李婶先回去?你们东西都买完了,我也不好再让你们陪我去买一回。再说了,我头一回来镇上,还想多逛一逛呢。指不定得逛多久,就不耽搁你们的时间了。”
“那成。”钟婶家里还有事,也没坚持:“我带你去供销社门口。”
“嗳,不用的婶子,我知道供销社怎么走。”
说的是信誓旦旦,结果
这条街,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起初,田桑桑不小心给往相反的地方走去了,便看到了一排排农舍,而这些农舍中,只有一处鹤立鸡群。不知怎的,她突然想起方才那妇人说的话,徐老师的家在南三路附近,就是这里?红砖绿瓦,一座整齐的平房,漂亮的嫩色篱笆围成小院,小院里种了棵龙眼树,搭了大葡萄架,右边还有一处秋千荡漾……
看了几眼,田桑桑才往回走,终于也是找到了供销社的位置,在热闹的街中。来来往往的行人中,偶尔会穿梭着几个骑着自行车穿着军绿色衣裳的人物,引得大伙频频观看。
供销社柜台的前后各自有一个女人。
其中一个坐在椅子上,两手搭着,在织一件褐色的男式毛衣;另一个闲闲地靠着柜台站着,她比先前的那个女人胖了些,手往盘子里抓去,响亮地磕着瓜子。
见田桑桑进来,白胖一点的女人,审视的目光落在她身上,顿时厌恶地往后退了退,从鼻尖轻哼了下。
田桑桑有些不习惯。想起后世,那些做老板做服务员售货员的人,哪里不是客里客气的;就算高冷,也不会冲乘客翻白眼什么的,这里人明显就是,眼高于顶。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她很吃惊。但也还好,以前看过一些这时期的历史。这年头,供销社的,公社食堂的、粮站收粮食的人,都老神气了。
镇上的供销社只有一层,东西却挺多,依然引得大把人前来。
田桑桑自顾自走进去,不理会旁人的目光。她打算给儿子做几套衣裳,瞧着他的衣裳都破旧了,需要翻新。现在夏天,衣服换得勤快,村里人没有一天换一次衣服的习惯,要真敢那样,绝对会被人戴有色眼镜打量。
做两身夏天的衣裳,一身秋天的衣裳,给小包子,夏天适合穿得清爽些,不然会热。田桑桑今天就是深色的一身,没办法,胖子嘛,穿着显瘦。再者她这皮肤不知道怎么了,实在是黑,穿一身白色或者浅色的,不是会造成强烈的对比吗!她宁愿一身黑,也不愿意花花绿绿的,给人当跳梁小丑。
一个词,辣眼睛啊!
成卷成卷的布料,有黑色、蓝色、灰色的,也有颜色较浅较清凉的布料,俗称“的确良”。的确良的布料比寻常的贵,不过手里的布票也够了。
田桑桑挑了一块浅绿色的的确良,还有浅青色的,做给孟书言,另外她自己看上的是一块碎花的布料,算了先买回家,等以后减肥成功再穿。
“咦,哪来的味道,满身的泥土味啊……”身边传来这么一道嫌弃的声音,田桑桑偏头,正好和对方的眼神撞了个正着。
是街上的两个女孩之一,比较时髦的那个。
“怎么又是她。”姚芳芳在水莲的耳朵边咬了一句,声音不大,田桑桑却听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