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咸鱼翻身成就三个任务在哪里 > 第101部分(第3页)

第101部分(第3页)

夏国华颇为意外,连连拒绝,“亲兄弟明算账。我就是给你打工的,你的好意我领了,但不需要额外的馈赠。”

金杨想了想,叹道:“这样吧,我们签个协议。我放弃公司前五年的红利。五年后公司的红利我按年递增收百分之五,直到百分之七十为止,以后就是我七你三。”

见夏国华还有推辞之意,金杨一挥手道:“就这样定了。无需再论。目前还不知道这个公司什么时间才能盈利,到底是盈利还是亏损,现在说什么都没用。”

夏国华心想,以后真赚到红利,我再转给他不迟。也就没有再推辞。

程保国很快赶到红磨坊,手里夹着一个文件夹。活脱脱某个政府公务员形象。

金杨起身相迎,为‘双国’作了介绍后,让他们俩开始接触交流,自己默默翻开一叠A4文件纸,大约看了五分钟。他抬头道:“我提几个意见。一:侦探设备的采买费用过低,至少要三十万,现在是信息时代,没有一流的设备,怎么正常进入工作?当然,涉及到资金投入,我们可以分阶段逐步完善。”

程保国赞同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后期盈利逐渐更新淘汰增添设备。”

“要写入发展规划中去。”金杨看着程保国道:“民事侦察和商业调查为双龙头发展,债权债务的有些小项目尽量不去接触,比如,个人债务清欠坚决不接。这个项目利润低风险大,我在公安系统时接触过几件这样的案子,只要出了人命案,对不起,不管你这个商业调查公司是对是错,首先吊销执照。”

“的确如此。”程保国频频点头。

“社会调查问卷、保险欺诈取证、融资担保调查虽然不是盈利重点,但我觉得这几个项目比较适合培养锻炼新人。商业方面,商务调查和企业打假维权、企业市场、资信、侵权调查等是你的强项,我这个门外汉就不表达意见。至于民事调查服务大项……”金杨笑指夏国华道:“他比较有经验,而且懂法,侦探是他的强项,我建议你们俩位老板各分担一个大项。”

程保国起身,再次向夏国华伸手致意含笑道:“合作愉快”

夏国华深深吸气,紧紧握住他的手,直视对方道:“我虽然从事过警察的职业,但在纯商业调查事务上,还是个新人,还需要你多多指点。”

金杨忽然指着“私人保镖保卫”项目,皱眉道:“程哥你有这个方面的专业人才资源?”

程保国认真回答道:“太顶尖的资源没有,以前结识的人脉可以接一些层次不太高的保镖保护。如果需要加强,我们可以考虑和恒安公司合作,或者去杨威武馆挖些专业人才……”

见金杨脸色奇怪,程保国还以为金杨不了解恒安公司,遂解释道:“恒安是华夏最大最顶级的安保公司,旗下几乎汇集安保界的全部高手人才,世界五百强公司但凡在华夏召开事务大会或者嘉年华庆典、大型商业酒会等,安保都会委托给恒安安保公司。杨威武馆则是恒安公司的一架庞大造血机器……”

金杨耐心地听他说完,心想这个顶尖的恒安公司已经几次栽在我的手下。他轻摇了摇头,并没有刻意遮掩眉心间的阴郁,很诚恳地说:“我和恒安以及这个杨威武馆有过节,所以,我反对和他们之间进行任何的合作。甚至,他们将来就是你们的竞争对象。”

程保国惊讶地暗暗摇头,纵然他的志向远大,但他绝不会奢望,他的商调公司某日会发展到威胁恒安的地步。对于金杨的意见他其实并不赞同,但是现在商调公司的成败维系在金杨一个人身上,作为商业运作的一贯模式,核心人员决定公司的命运。

“这将作为公司运营底线写入计划书中。”他沉思了片刻,同意金杨的意见。

一直沉默的夏国华指着“婚姻调查取证”道:“现在关于**权的法规很细化,既要遵守法律,同时还能圆满完成工作,得好好琢磨。”

金杨很高兴他能尽快进入角色,笑道:“行话叫高举合法之盾,巧遮边缘之矛。拒绝暴力,保护公民**权,行事大胆小心。”说到这里,金杨忽然对程保国道:“关于预算,办公场地和侦探设备先期各投入二十万,第二期再各投五万。这个没有问题。关键是招聘精英强将的费用预算太少。现在的商业,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商业。人才才是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要在市场上健康地生存,对一个团队和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目标。所谓生存,并不是“垂死的挣扎”,健康地生存就是不仅要维持正常的运转,还要逐步发展壮大。所以,我认为第一期的五万预算不够,我个人方面追加十万,专项投入到人才储备中去。”

程保国心服口服道:“金局视野开阔且博学,不去经营公司,对我们对公司来说是个极大地损失。”

夏保国插了句,“老程你放心,别说他是公司的股东,就是非股东,我也要三天两头会骚扰他呵呵”

金杨合上计划书,“暂时就这么定下来,你们有时间明天去武江具体选址,注册等商业运作,夏国华是我的全权代表,资金方面随时可以到账。”

“祝我们合作愉快生意兴隆今天我请两位喝酒。”程保国强忍兴奋,站起身邀约。

………【第四十七章【钢琴曲和试营业】】………

第四十七章【钢琴曲和试营业】

下午这餐酒是金杨今天的第三餐,恰好韩卫东五点半赶回清远,没到红磨坊主营时间。(顶点小说手打小说)因此,这餐酒桌上多出不少人。

金杨和“双国”,韩卫东、余大校、藏青,仅刘靖留守酒吧。

金杨在武江工作期间,就听说过不少有关酒局的段子。一个人的酒局多,意味着他的朋友多;他是个受欢迎的人;他是个重要的人;是个“人物”。所谓关系、人脉、资源、能量、友谊、生意,最后统统都绕不开饭局。

酒肉穿肠过,交情心中留,一场饭局下来,各人都得到一张金额不等的社会关系信用卡。

相比“真正”的饭局,饭局的意义其实在饭局之外。比如金杨这顿吃完就散的饭局,换在工作和生意饭局上,就是一个很失败的饭局。因为没有后续,没有私人时间,没有谈“决定性”的重点内容。

席间,韩卫东偷偷告诉金杨,东西送到,但没有亲手交给于书记,而是由他秘书转交。金杨知道他完全不了解官场,更不了解一个省会城市的纪委书记是普通人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