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马付才疯了一般地向跳杆冲去,并顺利地跳过了跳杆。就这样,在杨老师的特意安排下,他一次又一次地跳过了跳杆。下课之后,杨老师拍着他的肩膀告诉他,第二次之后,跳杆的高度被自己有意抬高了,但他还是跳了过去。杨老师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以后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给自己设限,而且要把跳杆不断往上抬!”
这次事件之后,马付才恢复了自信。他走出了自卑自怜的阴影,不再逃避。他和同学们一起出早操,一起跑步,并在体育课上主动将跳杆的高度一次次往上抬,还一次次地成功超越。
最可喜的是,由于不断锻炼,马付才的病情有了好转,并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在大学毕业之后,马付才走上了社会。每每在事业上徘徊不前的时候,他就会想起杨老师的那句话。那句话,一直激励他前进。
没有杨老师的教诲,马付才的人生将不可想象!遇上这么好的老师,他的人生命运也因此而改变。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生路上有恩师的教导,就不会迷失方向,一路之上有恩师的关注,才会更加自信,勇敢走向新的辉煌。
都说老师像园丁,因为老师们在辛勤地培育着祖国未来的栋梁。都说老师像蜜蜂,整天不停地工作,采集甘露,为养护祖国的栋梁滋补营养,他们用爱托起了明天的太阳。
甘肃西部的一个小山村,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支教的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冰淇淋,班上最小的一个孩子问老师:“老师,书上说的冰淇淋是一个什么东西?为什么城里的孩子们都爱吃?”老师愕然。
为了从根本上回答这个孩子的提问,他利用一次去城里取邮包的机会,给班上的同学每人买了一支冰淇淋。由于冰淇淋需要低温保存,于是他想了好多办法才最终将冰淇淋从二十多里的城里拿回学校,一一分发给孩子们,孩子们欢呼雀跃。
第二个星期,一个孩子在作文里这样写道:“我们都很爱我们的老师,他是一个好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买了一支冰淇淋,很好吃!我们以前谁也没吃过冰淇淋,那时,我们感动得流泪了,冰淇淋也很感动,它留着白色的泪……"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里的李灵是一位80后,却用双手撑起了孩子们的蓝天,“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真正地体现了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她不但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更感动了所有有爱心的人们,相信她的付出会给孩子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给自己的愿望寄托无限的理想。
为关注留守儿童,李灵2002年师范毕业后,在家乡周口淮阳许湾乡创办希望小学,任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目前已有七个班三百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全部免费,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而且七年来,李灵为建学校已欠下八万元外债,暑假期间,李灵向爸爸要了两百元只身来到郑州,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开始收购旧教辅和儿童读物。
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身旁是三百多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背后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们心中的挂念与寄托,这位乡村女教师赢得众人尊敬。
张瑞敏这样评价她:为了孩子四处奔走,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再细腻,但是她把爱与温暖带进了乡村学校的课堂,她是让全国人民尊敬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于丹这样评价她:在自己可以开花的年华上,李灵却做了孩子们的泥土,滋养更多花开。她用一个小女子的担当许给家乡孩子一片未来。
老师,就像蜡烛一样,默默地燃烧着自己,把我们从一个个无知的孩童,培育养成一个个有用之材,这里面凝聚着老师多少的心血!凝聚着老师多少的汗水!凝聚着老师多少的爱啊!
感谢老师,感谢师恩
看子贡,孔子死后,他悲痛万分,在墓旁结庐而居,一直守墓六年。
看居里夫人,在诺贝尔奖颁奖会上,她将鲜花送给恩师,表达她的感激之情。
看毛泽东,老师的晚年,仍然能收到他的关心!
毛泽东恩师徐特立,是湖南长沙人,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其于1913年至1919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毛泽东曾在那里求学。毛泽东对徐特立的爱戴在教育界一直被传为佳话,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毛泽东还曾两次为徐特立公开祝寿。1937年,当徐老六十寿辰之际,毛泽东特意写贺信祝寿。他在信的开头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他还号召全党向徐老学习。
看梅兰芳,老师受冷落,他雪中送炭:一次,梅兰芳应邀到朋友家作客,齐白石先生也来赴宴,他衣着寒酸,被冷落在一旁。梅兰芳一到,客厅里的人蜂拥上前,把他团团围住,握手寒暄。忽然,梅兰芳一眼见齐白石先生,便急忙挤出人群,快步走到齐先生面前,一躬到地,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然后,坐在老师下首,嘘寒问暖、敬菜敬酒,直至席终。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尊师传统。孟子把师与君并列;荀子进一步把教师纳入了天、地、君、亲的序列。
古人说:“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用现在的话说,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老师,老师的学识、风范,关乎教育对象的未来。现代社会,尊师重教将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谐社会,必然是尊师重教的社会。
想想看!想想吧!老师那勤劳的身影!那慈祥的目光!那亲切的叮咛!那教诲的话语!那温暖的鼓励!……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春夏秋冬!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
让我们和老师在一起谈谈心、说说话,邀他一起参加聚会,一个短信、一个电话、一句祝福的话,一张贺卡、一朵鲜花、一曲好听的歌……没有郑重的承诺,没有刻意的装饰,让真情自然流露,让师生情谊延绵悠长……
我该为老师做些什么:
朋友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把大伞,为我们遮阳挡雨;
朋友是泥泞滩涂中的一支拐杖,给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
朋友是前进道路中的一条鞭子,不断给我们警醒;
朋友是打开心扉的一把钥匙,让我们看到阳光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