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行,我就简单的说几点吧。”
楚琛点了点头,说道:“现在的人工脱釉,一般都是经酸处理过的釉面,再加上人工打磨敲击下产生的脱釉现象,这样的方法,一般会产生几个问题。”
“首先,经酸处理的地方,表面失光似溶化中的冰层,缺乏真釉层具有光亮、棱角分明的特点。另外,还会有发乌的现象。其次,釉面完整的地方坚固,用指甲难以抠掉釉层。而自然脱釉,即使在没有脱釉的地方稍加用力,也可刮掉釉层。”
“另外,经人工打磨敲击下产生脱釉的部位及釉层,虽个别也有釉层棱角分明光亮的特点,但未经敲击的部位仍十分坚固。而自然脱得掉的釉层碎块呈较硬的大小片状或颗粒,有棱角,就像碎玻璃。”
“还有,发生脱釉的陶瓷层,开片处的缝隙在放大镜下观察,具有缝隙宽、拉开距离的特点。赝品则无此特点……”
楚琛把两者的区别介绍了一番,又仔细讲解了手中这只青花盘瓷片表现出来的赝品特征,让周围的观众叹为观止,全都对他的博学表示相当的敬佩。
最后,楚琛把剩下的那只仿宣德青花盘的瓷片拿了出来,介绍道:“这只青花盘,外壁绘有缠枝花卉纹,这是宣德青花的典型式样,而盘心则画着一朵莲花,这并不是宣德时期的样式,而是清早期的风格图案……”
说了两件赝品,到了最后一件的时候,观众们一开始也只觉得它是一个普通的赝品,但当听到楚琛介绍到这里时,有些反应快的,顿时就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同。
于是,马上就有观众问道:“楚老师,您不会是说,这只盘子,其实是清早期的老仿吧?”
楚琛也没有卖什么关子,微笑着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而且如果我没有判断错的话,这应该是一件清代康熙年制的寄托款,而且这只青花盘的整体水平,也达到了康熙官窑的层次。”
“嘶!”周围人听了楚琛的回答,许多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场的人,对瓷器有所研究的,大多都了解康熙时期的青花盛行仿永乐、宣德青花器物,其中又分官仿和民仿,其中民仿的仿制水平有差的,也有好的,差的不用说了,虽然也有价值,但总体而言价值并不高,而好的那就不一定了。
但无论是差还是好,民窑仿制的瓷器价值,基本都要比官仿的差一截,而价值也不可同日而语,现在楚琛说这只青花盘是康熙年仿的,而且还很可能是官仿,这如何不让大家感到震惊?(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见踪影
听楚琛这么说,作为利益相关方的那位胖乎乎的男子顿时就急了,他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质疑:“现场要是有这么多人都知道这三样东西都是赝品,你说是康熙仿宣德,就是了?难道他们还都看错了不成?飞哥,您说是不是?”
飞仔对男子又拉他出来很是不爽,不过他知道,这几天老孟已经请了许多人看过这三样东西了,其中不乏武城的知名专家,难道这些人反而没眼前这位小年轻厉害?
于是,他呵呵一笑道:“这事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据我说知,老孟可是请好几位我们武城的专家看过他的东西的。”
听见这话,周围许多观众心中也产生了疑问,难道他们武城的专家们,水平都比不上楚琛?好吧,就算楚琛的水平非常厉害,但也不可能几位专家在一件东西上都看错吧?
“你知道个屁!”老孟马上嗤之以鼻的说道:“我请诸位前辈看的只是我的这只高足杯,而这只青花盘我不过让我的两位朋友看了一下。”
老孟的话音刚落,那男子就问道:“你让哪两个人看的?”
“蠢货!”
见男子这么问,飞仔直接暗骂了一句,而其他人也都都觉得这家伙问的很白痴。如果老孟把那两人说出来,楚琛说错的那还好,如果说对了,这他们的脸就丢大发了。老孟又不是傻子,或者想和那两人结仇,不然他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肯定会把这件事情当秘密一样保守的。
看到众人的目光。男子也马上明白了过来,这让他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如果这话传到老孟请教的那两位的耳中,肯定会对他不满。如果心眼小的,今后遇到机会,也许会对他使拌子,关键是他还不知道对方到底是谁,就算想要道歉或者防备都没有办法。
想到这里,男子都想给自己几个嘴巴子,但事已至此,为了让自己少赔些钱,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对楚琛说道:“空口无凭。你既然认为这是康熙官仿的,总要有理由吧?”
楚琛也能理解男子趋吉避凶的心理,但男子这样的态度,实在让人很不喜,老话说的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人差不多就是这样。
他暗自摇了摇头,随后说道:“古玩鉴定,当然不能空口无凭。不然,别说是你,大家都会对我有意见。下面,我就说几点吧。”
“康熙最擅长仿宣德青花瓷。由于采用的是国产钴料,含铁量低,稳定性好。所绘花卉有的呈黑色结晶斑点,是采用人工重涂积点方法。有意点染而成,虽说不像宣德青花发色那么自然。但也有它的时代特色,这一点,大家应该能够看的出来……”
“康熙仿宣德的青花瓷,青花下沉度及质感不够,釉面泛青,个别也有橘皮纹,用手抚摸釉面,比较光滑,凹凸不平感觉不明显,这些都是康熙仿宣德的典型特征,而在这只青花盘上也都存在……”
考虑到手中的瓷器关系着眼前的纠纷,楚琛接下来又把一些细节介绍了一下,至此,就算是那男子心里一万个不想,也只能承认这只青花盘,确实是件康熙仿宣德的器物。
“厉害!不愧是专家,讲的真是面面俱到!”
“对!今天要不是楚老师,我还真不知道其中居然有那和多门道,真是长见识了!”
“没错……”
一时间,众人对楚琛的赞美之词是溢于言表,而老孟也是既惊喜又心痛和惋惜,惊喜是自己的东西居然是件老仿,而且还是件康熙时期的官仿,至于他为何心痛和惋惜,那也就不用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