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鉴宝人生5200 > 第268部分(第3页)

第268部分(第3页)

“就说您这尊雕像吧,如果用水浸泡后,纹路中如果有那种边界整齐的黑色硬线,那基本上就是酸枝的。用质地较好的餐巾纸擦拭,看纸巾上的颜色,如果类似高锰酸钾的正紫色,基本上可以断定为酸枝的。”

楚琛接着讲解道:“另外还可以闻一下味道,实际上紫檀有种淡淡的香味,并不浓,刻意的闻都有可能闻不到,如果你很轻易的闻到,那就不对了,可能浸过香料,而酸枝木的味道刨开时是酸涩的,无香味,成品后也比较难闻到。”

“还有诸如牛毛纹,酸枝木是没有的,另外紫檀的棕眼……”

楚琛洋洋洒洒的把两种木材的特点都说了出来,听得杜厚是连连点头。

“听君一席话,盛读十年书啊!”杜厚哈哈大笑道。

楚琛谦虚道:“不敢当!不敢当!我也是鹦鹉学舌,最主要还是靠我的师傅!”

“小楚,你就别谦虚了,咱们这行可是要靠悟性的,刘老确实比较厉害,不过你如果没有天赋的话,眼力也不会这么好。”

杜厚笑着说了一句,随后就指着另外一只玉马摆件道:“小楚,这个玉马怎么可能是件赝品呢?你看这上面的橘皮纹这么自然,根本不像是伪造的啊,而且据我了解的情况,说完全不应该是赝品啊!”

说到最后,他的脸上就露出了万分疑惑的表情。

楚琛摇头道:“这确实是件赝品,之所以上面用的橘皮纹显得很自然,是因为它使用的是一位叫做“阿叩”的人发明的方法。”

古人早就开始研究仿古玉的方法,而在清朝乾隆年间,一位玉器造假高手“阿叩”,就发明了仿造“橘皮纹”古玉之方。

他把“毛坯玉”和细碎铁屑搅拌,放在大水缸里,然后将煮开锅的老醋猛浇下去,实行“淬醋”。封好口,埋在潮湿之地,十来天后取出。再于夜深人静之时,偷偷埋在大街土路下,让千人踩万人踏。

约莫两三个月后“出土”,出土的“古玉”,上边布满“橘皮纹”,纹路中满是铁锈斑且呈暗红色,最后再用开水煮。

楚琛说道:“如果单单是想要破解这种局,得长时间用手不断抚摩,因为,真古玉的橘皮纹是盘不掉的,而这种玩意儿则会慢慢“褪色”。”(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六章  做客(杜厚的经历。上)

听了楚琛的解释,杜厚皱着眉头说道:“小楚,照你这么说,那你怎么一眼就看出这只玉马会是赝品?”

楚琛解释道:“如果单单只看橘皮纹的话,肯定不是那么容易判断出来的,不过它的工艺就露出了它是赝品的马脚,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应该是仿的元代的玉马摆件。”

“对,我也认为是元代的,玉马属于元代的风格。”杜厚点头道。

“那这就有问题了。”楚琛解释道:“这玉马虽然表现的粗犷有力,表面还留有钻痕和铊痕,但它却没有元代玉器的险刀现象出现,而且抛光实在太讲究了,这两点都不符合元代玉器的风格。”

杜厚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虽然他心里已经相信了楚琛所言,不过还是有些不死心的问道:“那这只玉马摆件,会不会是明代的玉器。”

楚琛摇了摇头道:“不会是明代的,首先这玉器的风格就不是明代的风格,而且明代玉器的表面会有玻璃光泽,但这件玉器却没有,而且明代的玉器虽然也有钻痕和铊痕,但并不会像这上面这么明显。而且最关键的是,这几处黑斑其实也是伪造的!……”

“怎么会呢,这不应该啊!”虽然楚琛已经讲的很详细了,但杜厚还是觉得难以接受。

这让楚琛很是奇怪,这件玉马摆件就算是元代的,也不过二三十万而已,就算打了眼,凭杜厚的经济实力应该也不至于难以接受啊。难道里面有什么隐情?

想到这里,楚琛就开口问道:“杜老。难怪这件玉摆件对您特别重要?”

楚琛的话,让杜厚瞬间就回过了神来。说了句“等等”就往房间的最里面急冲冲的跑去。

过了片刻,杜厚抱着一只不小的箱子,小心翼翼的走了过来,随后把箱子放到桌上,就有些焦急的对楚琛说道:“小楚,老吴,你们快来帮我看看这几件元青花对不对!”

楚琛和吴叔听说是元青花,急忙走了过去,与此同时。杜厚也连忙把箱子里的东西拿了出来,分别是青花龙纹四系扁瓶一只,青花缠枝牡丹孔雀纹梅瓶一只,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一只,一共三件青花瓷器。

不过吴叔看到这三件青花瓷品时,却轻咦了一声,说道:“这只梅瓶我怎么好像在哪看到过啊?”

杜厚苦笑道:“这我知道,这只梅瓶和纽约J。J。Lally公司,1988年展出的那只梅瓶一模一样。原先我也怀疑过它的真假,不过我仔细研究过,都没有发现有什么地方有不符合元青花的特征,所以当时我觉得这两只梅瓶应该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