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在温馨的气氛中结束。乔兮月立刻请黎大江去河边担了满满一大缸新鲜清澈的河水回来。
看着那满满一缸水,她意念微动,将两滴新得的、气息更为精纯的灵泉液滴入其中。
第19章打折券
瞬间,一股比之前更加浓郁、仿佛蕴含着无尽生机的清冽气息弥漫开来,整个厨房的空气都仿佛清新了几分。
接着,乔兮月拿出30文钱给黎大江:“大哥,麻烦你去趟镇上猪肉铺,把昨天咱们订的猪板油、蹄子和下水都取回来。”她自己则回到房间,翻出了黎子钊以前读书时留下的笔墨纸砚。
她打算画一张轮椅的草图给有福叔!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握着毛笔,乔兮月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力不从心”。
软趴趴的笔尖完全不听使唤,画出来的线条歪歪扭扭,别说结构了,连个像样的圆圈都困难。
“算了!”乔兮月果断放弃毛笔,跑到厨房灶洞里,扒拉出两根烧得乌黑、粗细合适的硬木炭条。“就用这个!”
她拿起炭条,在粗糙的草纸上,凭借前世的记忆和模糊的概念,开始勾勒:
先画一个类似太师椅的靠背和坐板结构,但更宽大结实,用粗壮的硬木打造。
画两个直径约三尺的大轮子放在座椅两侧后方,轮子边缘需要安装一圈木制或铁制的“手推圈”,方便用手滚动。
座椅前方下方,再画两个小一点的、直径约一尺的万向轮,方便转向。
在大轮轴心位置画了个圈,标注“此处需铁匠打造坚固轴承”!这是轮椅灵活转动的核心!
用粗壮的硬木辐条连接轮毂和轮圈。座椅框架与大轮轴通过坚固的木制或铁制支架连接。
在座椅前方画一块可折叠收起的脚踏板,高度可调节,让黎天佑的脚有地方放。
虽然画得歪歪扭扭,比例可能也不太对,但关键部件和连接方式都标注清楚了。乔兮月拿着这张充满“后现代艺术感”的草图,跟潘凤霞和赵桂花打了声招呼,便匆匆赶往村东头有福叔家。
有福叔是村里手艺最好的老木匠。
他接过乔兮月的炭笔草图,眯着眼睛看了半天,又问了几个关键问题,比如轮子大小、轴承位置、如何驱动。
乔兮月连说带比划,重点强调了轴承的重要性:“叔,这里,还有这里,连接轮子和车架的地方,一定要用铁匠铺打的好铁轴承!不然推不动也容易坏!”
有福叔摸着胡子,眼中闪烁着老匠人遇到挑战时的光芒:“嗯……这东西……看着稀奇,倒也不是做不出来。就是这铁轴承……”他沉吟片刻,“木工活,包括打磨、组装,加上用料,一套下来,工料钱至少得二两银子!这还不算你去铁匠铺打轴承的钱!”
二两多银子!这绝对是大手笔!但想到公公可能因此重获“行走”的自由,乔兮月毫不犹豫地掏出500文钱塞到有福叔手里:“叔,这是定金!您放心大胆地做!木头您看着选结实耐用的!轴承我回头就去铁匠铺问价定做!做好了您让小孙子狗蛋去我家喊一声就成!”
有福叔见她如此爽快,也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尽心尽力。
乔兮月回到家时,黎大江已经带着猪板油、四个猪蹄和一付沉甸甸的猪下水回来了。她立刻挽起袖子,投入新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