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主角重生收了妲己 > 第二十一章 太师归朝雷霆乍惊(第2页)

第二十一章 太师归朝雷霆乍惊(第2页)

紧接着,中军大纛之下,一员老将端坐于墨麒麟之上,缓缓行来。他身披玄甲,虽鬓角已染霜华,面容刻满风霜,但腰背挺直如松,一双虎目不怒自威,顾盼之间,自有股睥睨天下的气势。正是太师闻仲!

第二十一章太师归朝,雷霆乍惊

他的目光如电,扫过迎接的百官,在纣王身上停留片刻,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随即落在了纣王身旁的苏妲己身上。

那目光,锐利如刀,带着审视、疑惑,以及毫不掩饰的凛然正气,仿佛要穿透皮囊,直窥灵魂深处。

苏妲己坦然迎上他的目光,微微颔首致意,不卑不亢。

迎接仪式按部就班,繁琐而庄重。闻仲下麒麟,向纣王行君臣大礼,呈上捷报和战利品。

纣王勉强挤出笑容,说了一番褒奖勉励的话。整个过程,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

仪式结束后,闻仲并未立即回府休息,而是以汇报军情为由,随纣王及重臣直入九间殿。

他知道,朝歌已非他离开时的朝歌,他必须尽快了解这十多年间发生的剧变。

九间殿内,灯火通明。闻仲言简意赅地汇报了北海战事已平,边患暂息。随即,他话锋一转,虎目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苏妲己身上,声音沉雄,如同闷雷滚过殿堂:

“老臣远征在外,然朝歌之事,亦有耳闻。听闻宫中设立‘天工院’,广招奇巧,更有‘瑞棉’、‘龙尾车’等物盛行。老臣愚钝,敢问大王,此等事物,于强国强军,究竟利弊几何?我大商以武立国,以礼治国,如今这般推崇工巧之术,是否会本末倒置,玩物丧志?!”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落针可闻!所有人都知道,闻仲太师的雷霆之怒,终于降临了!而他第一个质问的,直指天工院和苏妲己!

纣王脸色一变,张口欲言,却一时不知如何应对。费仲、尤浑暗中窃喜,等着看好戏。比干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看向苏妲己。

苏妲己在闻仲如同实质的目光压力下,缓缓起身,她并未直接回答闻仲的问题,而是面向纣王和众臣,声音清晰而平稳:

“太师为国征战,劳苦功高,妾身敬佩。太师所问,亦是国之根本。然则,何为强军之基?乃丰足的粮草,乃保暖的冬衣,乃便捷的器械,乃稳固的后方。”

她目光转向闻仲,语气诚挚:“天工院所研龙尾车,一器可溉田百亩,增粮何止万千?棉布之暖,胜麻葛十倍,北疆将士若得此衣,可减多少非战之损?匠作司改良之弩机,射程更远,精度更高,此非强军利器耶?”

她每说一句,闻仲的眼神就波动一下。他常年带兵,深知粮草、御寒、器械的重要性。苏妲己所言,句句戳中要害。

“至于本末之辩,”苏妲己继续道,“妾身以为,固本方能强末。农桑工巧,乃是强国之基,如同大树之根须。根须茁壮,树干方能挺拔,枝叶方能繁茂。若根基不固,纵有强兵,亦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岂能长久?太师用兵如神,当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理。天工院诸事,正是为了让我大商根基更为牢固!”

这一番话,既有事实依据,又有理论高度,将天工院的意义提升到了强国根基的战略层面。不仅回应了闻仲的质疑,更是在向所有朝臣阐述她的施政理念。

闻仲沉默了。他紧紧盯着苏妲己,这个女子与他想象中的祸水妖妃截然不同。她言辞犀利,逻辑清晰,更可怕的是,她所做的事情,似乎真的切中了商朝积弊的要害。他远征在外,深知边军粮饷转运之难,冬日冻伤之苦,若真如她所言……

但多年的经验和固有的观念,让他不会轻易被说服。他冷哼一声:“巧舌如簧!纵然有些许小利,然则妇人干政,终非国家之福!且老夫听闻,朝中因新政而物议沸腾,费仲、尤浑等小人依旧活跃,大王更是沉迷方术,修建宫观!此等乱象,你又作何解释?!”

矛头再次指向核心!不仅质疑新政,更直接抨击苏妲己干政和纣王的失德!

朝堂之上的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