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古墓寒玉夜生香
醉仙楼的喧嚣隔着几条街都能隐约听见。韦小宝熟门熟路,引着许小剑从侧门而入,避开大堂的纷扰,径直上了二楼雅间。
“小二,老规矩!”韦小宝吆喝一声,大大咧咧坐下,给自己和许小剑倒了杯粗茶,“小贱啊,刚才那手‘银子开道’,格老子学到几分精髓没有?”
许小剑捧着温热的茶杯,指尖却有些凉。他脑海里还是方才街口那一幕:衙役的凶蛮,班主的惶恐,小龙女的清冷孤绝,以及她递给小乞丐馒头时那不经意的柔和。
“师父,那样……真的对吗?”许小剑低声问,“用钱打发恶人,他们下次还会欺负别人。”
韦小宝嗤笑一声,剥了颗花生扔进嘴里:“那你说咋办?跟他们讲道理?还是让我这半吊子武功跟你这伤号身子骨,去跟官府硬拼?小贱啊,江湖不是非黑即白,很多时候灰色地带才能活命。先活下去,才有资格谈对错。”
酒菜很快上桌,算不上精致,但分量扎实。韦小宝吃得津津有味,口若悬河地吹嘘着他过去的“辉煌事迹”,如何智擒鳌拜、如何戏弄洪安通、如何周旋于皇帝与天地会之间。
许小剑默默听着,心思却飘远了,这个世界有韦小宝,有小龙女,那么乔峰、杨过、李寻欢、楚留香……那些曾经只在书页间鲜活的人物,难道都真实存在于此?他们为何会汇聚在这所谓的“山海界”?
“师父,您刚才说……古墓派?还有,这里为什么叫山海界?”许小剑试探着问。
韦小宝喝酒的动作顿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不易察觉的复杂,随即又恢复嬉笑:“嘿,这说来可就话长了。简单说呢,这地儿就像个大杂烩,好多本来不该在一个锅里的人,不知咋的,全掉进来了。有我们那旮旯的,也有听说书人讲过的什么小李飞刀、香帅啥的那边的。至于为啥叫山海界?老辈人传下来,说这地方以前神魔遍地,奇珍异兽多得像山似海,就叫这名儿了。具体咋回事,你师父我也还没整明白。”
他凑近些,压低声音:“总之,这地方邪门得很,规矩乱,高手多,麻烦更多。所以啊,跟着师父我,保命第一,捞钱第二,其他的,少打听,少掺和。”
正说着,楼下传来一阵悠扬的乐声,夹杂着清越的歌声。韦小宝眼睛一亮,跑到窗边往下看:“哟,说书班子开唱了,今儿个不知讲哪一出?”
许小剑也走到窗边。只见楼下大堂中央,一位老者拉着胡琴,一个少女正婉转歌唱,唱词依稀可辨: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歌声哀婉缠绵,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苍凉,让大堂里原本喧闹的食客渐渐安静了下来。
许小剑心中一动,这是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他读过。但在此情此景下听来,却别有一番滋味。他下意识地看向窗外,远处街角,那个卖艺班子的身影早已消失无踪。那清冷如仙的女子,她的故事里,是否也有这般生死相许的痴情?
“啧,又是李莫愁那疯婆子的破事。”韦小宝撇撇嘴,“这词都快听出茧子了。不过那姓龙的丫头跟她师姐一比,倒是个闷葫芦,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但也省心不少……”
话音未落,楼下歌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惊呼和桌椅碰撞声!
“不好!”韦小宝脸色微变。
只见楼下大堂,不知何时闯进一群黑衣汉子,个个面色冷峻,动作迅捷,已将说书老者和少女围在中间。为首一人,面色苍白,眼神阴鸷,手中把玩着一枚亮闪闪的银锭。
“唱啊,怎么不唱了?”那人声音尖细,带着一股寒意,“我们教主就爱听这曲儿,尤其是听到那李莫愁如何被负心人背叛、如何变得心狠手辣那段……特别下饭。”
老者护着少女,颤声道:“各位好汉,小老儿混口饭吃,不知何处得罪……”
“没得罪。”那首领打断他,指尖一弹,银锭嗖地嵌入老者面前的桌面,“唱得好,赏钱少不了。继续唱,唱到我们教主满意为止。”
这哪是听曲,分明是找茬折辱。大堂内食客噤若寒蝉,居然无人出面、出声。
许小剑握紧了拳。这种仗势欺人,与他之前的遭遇何其相似。
韦小宝却一把按住他肩膀,脸色凝重:“别动,是神魔教的人。这帮孙子最近势头很猛,惹不起。”
神魔教?许小剑记下了这个名字。
楼下,那首领见老者不动,冷哼一声,抬手就要抓向那少女。
就在这时,一道白影如惊鸿般从二楼另一侧雅间掠出,轻飘飘落在大堂中央,正好隔在黑衣人与说书人之间。
正是小龙女。
她依旧面无表情,只是静静地看着那神魔教首领:“他们不想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