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又是什么呢?
不过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话中带理,印度洋有高价鱼,还有不少呢,看能不能碰到,碰到了之后又能不能捕到,要是都达成的话,完成这个预期的目标,也不是不可能,应该说存在着极大的可能性。
还是因为船队很庞大,一字排开探鱼,整体的捕鱼效率实在太高了。
发现鱼群没有问题。
看的还是这些鱼群之中,是否为高价鱼类,是的话,一网价值就很多钱呢。
没有什么好说的。
会议结束。
接下来是聚餐,好好的热闹一番,之后也没有太久,回到各自的位置上。
船队也没有停留,继续启航,朝着印度洋海域深处的方向而去。
自然是编队而行,一字排开。
探鱼设备开启。
船队整体再次进入到捕鱼模式,火力全开的那种。
没有什么好说的。
单就是船队那么多艘的船拥有探鱼设备,覆盖的范围太大了,想要不发现鱼群都困难,哪怕是周遭一带的海域没有鱼群,成为一个鱼群禁区,可千万不要忘记了,他们的渔船还在航行当中,航速还不慢呢。
就这么一路探测过去,想要不发现鱼群都难。
发现鱼群,只要规模大,就下网。
一般规模大小的鱼获,直接略过,不下网。
也只有在卫18,也就是卫宏掌舵的时候,进入到实时渔讯覆盖的范围,可以看清楚海里的鱼群是什么鱼类之时,哪怕是规模小一些,也照样下网。
问题是别人没有这个能力,能依托的也就是无人驾驶潜航器了。
潜航器在海里发现是高价鱼,哪怕规模小一些,也会选择下网,这没有什么好说的。
单价高,规模一般,只要能捕到手,一网下去捕上来,价值低不到那里去,当然了,如果是一个很小规模的鱼群,哪怕是高价鱼,他们也不会下网,最少也要是到达小型鱼群,才会选择下网。
追求质量,同样也追求总量。
两手都要抓,且两手都要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