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即刻回去告诉你们统领,压送新安回府,朕不希望有人知道新安在香枳寺出现过。”皇帝暗示的意味很明显,让姜翰那边,直接把知道这件事的人灭口,都不必带回来了。
“是。”得到圣命的禁军,第一时间退了出去,出了大殿后,抹了把额上的汗,暂时捡回条小命。
姜翰在新安公主离去后,就第一时间冲进屋里,把醉得跟死狗似的弘慧师徒绑了起来。他也没敢提前开刀,安坐在房里,等着皇帝的命令。
好容易等到皇命,姜翰挥了下手,只听“噗”、“噗”两声,弘慧师徒立时命丧黄泉。出手杀人的禁军,自两人胸口抽出刀,在一边的床单上抹去血迹,还刀入鞘。
姜翰谨慎的伸手探了探两人的鼻息和脉搏,确认已经死亡后,才吩咐道:“拉上他们两个,咱们走。”
弘慧师徒可还光着身子呢,姜翰觉得实在不雅,便叫禁军扯了床上的帐幔,把两个裹紧,才拖了出去。
前面可还有知道新安公主和弘慧师徒的事,都必须灭口。这一夜,血染香枳寺,姜翰带人把寺里上上下下搜了个遍,得到金银珠宝无数,还有和珍贵珠玉放在一处的密信。姜翰让人把东西都封好,都放在从寺里搜出的车上,才把死人扔进禅房,四处撒好菜油,让人放了一把火,顿时整座香枳寺,化作了一片火海。
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姜翰回头看向火海中的香枳寺,神色晦暗难明。
“统领,咱们该走了。”
“走吧。”姜翰翻身上马,护在了十几辆车附近。他们这次只运回了一部分的金银,还有原本存在地下银库的那一部分没动,只等回宫复命后,他再带人回来取。
皇帝和太子枯坐了一夜,整个太极殿静得可怕,只有偶尔听到灯花暴开时,发出的“噼啪”声。
宫人们直愣愣如同木头人一般站了一夜,包括太极殿总管当东方朝霞满天时,皇帝才缓缓起身,走出大殿,目视着东方,轻叹了声:“天亮了。”
“阿爹,莫要生气着急,事情总会过去的。”太子站在皇帝身边,温声安抚道。
皇帝的目光深沉似海:“是啊,总会过去的!”
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起
临近天明时分,香枳寺的大火,半个上都城的人都看到了。早朝时,便有御史出班,就京城治安问题上了一本。郑重其事的请示皇帝,香枳寺起火的事,必须要严查。
皇帝正闹心呢,查谁啊,火就是他让人放的!不过为了皇家名声,香枳寺的事都瞒得死死的,最好不叫任何一个人知道。当然,这就是个美好的愿望,根本不可能实现。
上本那御史慷慨激昂的说得唾沫飞溅,御案后的皇帝听得心不在焉,等他表述结论,才态度敷衍的随意搪塞两句,“嗯,确实要严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皇帝主动转移话题,扔下一个足以让朝堂振动、百官心跳的提议,“门下省侍中一职空缺已久,以两位门下侍郎兼任侍中之职,终究有所疏漏,众卿议一议,侍中一职,该由何人继任。”
皇帝这个提议一出,文武百官的心思都集中到这里了,谁还管香枳寺着不着火啊。要知道,这可不单是门下侍中一职而已,有人升职,就有空位移出,必然要有人添补空位。这代表着,要有朝中要有许多位置会进行调换。该怎么在这次职业调换中,抢到足够多的好位置,这将是朝中各派领军人军,要细细筹谋的事情。
皇帝扔下这个深水炸弹没一会儿,就端着温和的笑容道:“众卿心中可有人选,说出来,大家议一议么。”
咱们半点准备都没有,拿什么议。朝中百官一片沉默,你瞅瞅我,我瞅瞅你,谁也不肯先开口。
皇帝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他笑呵呵的道:“看来众位爱卿颇为为难,这样吧,大家回去都想想,咱们三日后再议。”
余下的时间里,好多官员心神都不在政务上,迫不及待的在朝上,就开始乱飞眼神。早朝匆匆结束,皇帝对着太子招了招手,“七郎,别忙着走,朕有话跟你说。”
正要随着大臣们一起走出正殿的太子,闻言停下脚步,“是,父皇。”
皇帝招太子谈心这事,文武百官都司空见惯了,大家都没放在心上,只管埋头往外走,各自盘算着该什么时候聚上一聚,大家深入探讨一下。
皇帝和太子回到御书房,自香枳寺中搜出的密信,都整齐的摆在书案之上,贾乐亲自带人看着,从没让书信离开自己的眼睛。至于金银珠宝、各式书籍等物,都被皇帝收进了私库,他还特别慷慨的分了太子一半。
“阿爹,听姜翰说,香枳寺住持的静修之所,挖了个地下银库,里面尚有许多金砖、银锭。”姜翰是跟太子私下里汇报的,太子也没藏着,都跟皇帝说了。
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