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灵啸昆仑 > 一风起苍西 17盘山关(第1页)

一风起苍西 17盘山关(第1页)

一、风起苍西17.盘山关

第三天一大早,江昊就起了身,洗漱完毕之后吃了早餐,然后就跟村里的另外七个应募者一同出发了。

靳三爷虽然年纪大了,但手脚却是十分利索,他亲自送八人来到镇上。

其实这靳家村里入境的武夫合计有十多人,只是其中不少人目前正在军中服役,再就是年纪太大。比如就连靳三爷也是五品武者,只是因为他年纪大了、而按照朝廷的规矩超过五十岁之后不再须要服役,所以才没有算在八个武者之列。

对于一般的武者来说,从一品到三品,只要够努力加上基本的资源就能达到,而从三品到四品之间有一个小瓶颈,其中既有资质与悟性的问题,也有资源需要升级的问题。

事实上,三品到四品、六品到七品,都是这样的小瓶颈,也都意味着对于资质、悟性以及资源更高的要求,而从武者踏进武道则是大瓶颈了。

江昊认为,至少在武者境内,如果能够解决资源门槛的问题的话,那么必然会有更多人入境,而且至少有一半武者都可以达到中阶甚至高阶。

可惜的是,这个世界同样是不公平的,不是所有人都拥有适应他们资质悟性的资源条件。

所以,就算是在一个县、而且是一个武风极盛、军事化程度很高的边地县里招募几百人,一般都不敢将下限设定为中阶,因为那样一来估计连一个队都未必招得满。

而要是武风不盛的内地州郡,一个县估计连刚刚入境的武夫都招不满一个屯,而且那种内地县的人口是这种边地县的好几倍!

好在这边地武风盛行,山林之中也多有能够辅助修炼的草药,再加上这边的人很多都当过兵、打过仗,在生死一线中也更易于破境,所以这里的民众平均修为就要高了一些。

当一行人来到乡公所门前的广场上时,就见广场一端已经立起来了一排五个木牌,木牌上写着各队的番号,每个牌子前面都已经站立了一些人,都是穿着配发的军服铠甲、手里也都拿着领到的兵器。

而广场周围则是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

当下八个人跟靳三爷道了个别,然后各自走向自己的队伍。

在这靳家村的八个人中,分到左队的只有江昊一个。左队的牌子在最左边,于是江昊就来到了这个队伍,看到这个队已经有了五六十人,这些人的打扮跟江昊都是一样的,背后背着的背包打得都很整齐、显然都有经验。他们的手里也都拿着长刀,有的人还背着弓箭。

由于弩是禁品,所以自带的就只有弓箭没有弩了。

在这个世界上,弩的出现当然跟蓝星一样比弓晚,以前的弩就是把弓装在弩架子上,不过近世以来的强弩其弩弓都是用一种类似于弹簧钢的特殊材料锻造的,而这种材料的冶炼方法就只有朝廷的官营工场掌握着,所以强弩也只有官府的兵工场能造。

由于新材料是金属,制作的时候要比传统的弓简单快速了很多,不需要像传统弓那样光是材料的预处理就得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多,因此更加适合批量化制造,其制造成本也要比传统弓低了很多,平均威力也更大了一些,作为军队的装备是最合适不过了。

而强弓虽然不是只有官府的工场能造,但其制造技术也是非常珍稀,高级的制弓匠师也是极少,制造成本甚至要远超强弩。一般来说,现在的官营工场已经不再制造强弓了,只有民间的弓箭坊还在制作,不过强弓也叫战弓,其价格都是高企不下,尤其是高品阶的战弓极为稀少,所以民间流传的战弓数量不多,而高品阶的战弓则更加珍贵,每一张高品阶强弓差不多都是传家宝等级的。

哪怕只是跟最普通的战弓相比,这些山民自己制造并使用的猎弓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差得太远,当然其优点就是所需技术简单、制造成本也低。

江昊看到,这次应募而来的人中,就有人背着的还是猎弓。

事实上,猎弓与战弓的制造技术也差不多,都是反曲复合弓,主要的差别是在材料上以及材料的处理技术上。

如江昊这张良品凡器的弓,在强弓里都算是不多见的了。

除了猎弓之外,在这山区的村民中还流行猎铳,虽然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了黑火药并且已经用于了军事,但其技术发展阶段却是不高,这猎铳差不多就相当于蓝星上的火绳枪,其射程还比不上蓝星上的反曲复合弓,而蓝星上的反曲复合弓也就相当于这里的猎弓罢了。

江昊是这次集结之前在靳家村看到的猎铳,当时心里就是一动。

要知道,他在蓝星上就曾经办过一个公司,干的就是制造运动枪械的业务,加之他当过特种兵,所以对于现代武器很有了解。他完全可以改进这个世界的火药和枪械,制造出威力更大的热兵器来。

虽然这个世界上的武夫要比蓝星人强悍了很多,武师境高手差不多就能手抓子弹了,但相对的可以通过加大枪械的口径和装药量来增大其威力,让武师也不敢用手去抓啊!

当然,这只是当时的一动念,目前还没有需求去做这件事,毕竟他现在能拉开的强弓其威力估计就算是与蓝星上的现代枪械相比也差不了多少。此外,就算是枪械这种东西通常对上修士也是用处不大的,因为对于不能作用在虚实维度上的攻击,修真者一般都是不怕的,可以通过穿行虚空位面来轻易地改变其飞行路线而避免其伤害。

所以,制造大威力热兵器要看以后有没有机缘了。

现在广场上的五个队都是从万春县各乡招募来的精锐,有的队伍是一大早从外乡走过来的,有的队伍是头一天晚上过来的。

在左队的木牌下面,站着一个看上去有三十来岁的男子,此人身上穿着的战袍铠甲样式与一般士兵的有所不同,没有拿长刀、而是在腰间佩着一把佩刀,不用问很显然此人应该就是这个队的队长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