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介子不由悻悻然。
这时那个山国将军又催了起来,傅介子不由大为恼怒,喝道:“传译,你告诉你们将军。你们山国的习俗不同,我们汉朝的习俗也不同。这一次是你们国王下令出的兵,那么就该遵守军令。在我们汉朝违令不遵者,是要斩首的。请你们将军慎思。”
那个译者脸色有些变了,将话说与山国的将军,傅介子有些恼怒了,此时说话的语气也很重,这个山国的将军愣了一大会儿,仍是不肯同意。傅介子心里面怒得不行,可是又不能和山国的人翻脸,只得强忍着怒火,再向这个译者示话。
一会儿译者过来道:“我们将军说,如果汉朝将军非要进去,那么请将汉军和山国的兵分开,作为单独的两支军队进去。”傅介子听了脸上不露一丝喜恶,只是冷冷得道:“也罢。你们山国的军队从这南面进去,我们汉朝的军队借船走这西北的水泊,纵横搜寻,到北岸汇合。”
那个译者脸色大慰,道:“如此最好不过了。汉朝将军,我们什么时候起程?”
傅介子淡淡道:“即刻便起程。”说完看着殷茵,心里面不阵犹豫。
殷茵见汉军像是受了欺负一般,她也心情不好,见傅介子看来,比较贤惠得没有发火,只是轻声怨责道:“你又看我干什么,别把大事办砸了。”傅介子叹了口气,不说话。乌侯道:“小嫂子,我们将军是不愿让你上战场冒险,可是现在又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将你寄下。”
殷茵狠狠得瞪了乌侯一眼,怨他把自己看轻了,道:“大不了是一死,我一个姑娘家都不怕,你们怕什么。”傅介子连呸了三声,道:“快别的说,也不怕晦气。”
傅介子自己倒是常提到死字,从来都觉得没什么,但是此时殷茵提起,他立时就有了心理阴影,殷茵哼道:“你能提我就不能提么,瞧你紧张的。”
傅介子苦笑一声,这个姑娘又怎么会明白失而复得之后那种患得患失的感受。
与山国的大将军定,傅介子便一方面派出探子打探车师人的位置,一方面派人到这下游的地方找渔船,山国的大军已经走陆路去了。
经过半日,终于找来了十多条大小不一的渔船,因为是军家来租渔船,这些渔民不想租也得租了,但是一听说是进蒲昌海,宁可将船送与汉军也不愿意进去,最后只租得这一些船只,舵手一个也没有。
傅介子是地道的北方人,有些怕水,所部也多是北方的人,没有几个真正会水的,最后找出了几个会水一般的当舵手,就这么杀进了蒲昌海里面。傅介子和殷茵坐在一条最大的船上面,这样晕起来没有那么厉害。
汉朝进了抬头望不到天,低头看不到水的芦苇荡里面,立时就有些分不出东西南北来,傅介子也不乱下令了,让几个会水的士兵看着办,对直往北边赶。
在芦苇荡里面走起来十分得慢,几乎就看不到前面的路,船下的水,下面与其说是水,不如说是淤泥,汉军在里面走起来极慢,划到天黑也没有见到个尽头,前面没有路,走过的路也被甘蔗给压了过来,一直赶到天黑之时,几个士兵突然高呼起来,道:“将军,你看,前面有岸。”
傅介子大喜,道:“快些靠岸去。”说着有些迫不及待,这半天他强忍着没有吐出来,此时早就已经撑不住了。
汉朝将船极速划近,可是当再进一些,有士兵道:“将军,前面似乎有人。”
傅介子放眼望去,可然见岸边不远处大大小小的营房连接数里,是郑吉的汉军还是……
傅介子的脸色顿时大变。
第六卷 解忧公主 第二十七节,过壶口
郑吉的汉军不会有这样的装备,这里的营房一看就知道是车师的大营,傅介子忙让队伍掉头,汉军只有一百多人,此时又是水中,遇上车师大军无疑是羊入虎口。
汉军见势不对急速调转船头,但是在这芦苇荡里面行船本来就已经十分不便,更何况是调头转向,一会儿动静稍*见车师大营里面亮起了无数的火把,同时也传来了大营吵闹的声音,一会儿大军就向这里面移动了过来。
殷茵的脸色也变了,但是她身上却着一种连傅介子都不能有的从容不迫,见了虽然也有些慌忙,但是说话却是极为镇定,道:“你快让他们调头开进去,这里面车师大军不敢进来。”
傅介子听了果然如果,当下一边指挥一边帮着大军将船调头。
“将军,前面有两条小径,一条石头泥巴太多,怕是不能行船,我们是不是要走大的水道?”乌候抱着船舵子,一边吐一边问道。
傅介子看了一下前面的水路,果然是一条宽而广,另一条则是连水草都不长得激流,一看就是礁石,道:“好,就走大道。只要进了这芦苇荡,车师人就找不到我们的所在了。”说到这儿喝令道:“都把火把熄了。我们摸黑赶路。”
殷茵道:“还有,队里的人不得大声说话,找个地方尽快靠岸。”
她此时俨然就是将军夫人,众汉军对她的话也是不能不听,纷纷看向傅介子。但是似乎没有必要了,众汉军发现这位老大对媳妇儿从来都是言听计从的,将军夫人说的话就是将军令。
大军走大道,拨开芦苇荡往里面去,前面越走越宽,傅介子的心里面稍微平静了一些。正当再摸黑走得近一些时,殷茵突然拉着他的衣服,拉着过来道:“不好,你看!”
傅介子顺眼看去,眼前也陡然一黑,怔了一会儿,道:“是山崖?”殷茵恨声道:“是个壶口,我们成了瓮里的王八!”傅介子将殷茵的手拿开,紧紧得拉住,道:“先别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