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音打开灯,王秀丽走进去,里面有个一个小小的空间,墙上是一排排的柜子。
“我说呢,这个房间怎么感觉比别的房间小了一些,原来这里还隔了这么个房间。”
“大姑,帮我把东西放到架子上。”
家音把木箱递给王秀丽。
“唉,好。”
木箱全部放进去,将书柜归位。
王秀丽感慨,“这地方好,以后小偷来了都找不到东西放哪。”
那当然,这可是她特地让设计师设计的。
“大姑,这个地方尽量别让外人进来。”
“好。”
有翟心远在,找房子仓库进展也快了很多。
b市这边目前只有一家店,因此不用太大的仓库,仓库很快租好,那边的店铺装修也完成。
让李明整理一批服装发过来,等服装到货,这边店里的员工应该也招的差不多。
招人的事情也交给翟心远。
接下来几天她先把家豪和家怡的学校安排好。
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才知道这个时候外地人上学居然这么难。
外地户口上学不但要暂住证误工证明,租房合同,还要交赞助费两千,不然就只能上民办或者打工子弟学校。
听那个招生办的人的意思是,现在名额紧张,价高者才能进。
而这个还是距离稍远的一个学校,离的最近的那个学校,甚至不招收外地学生。
她搬到b市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教学质量。
又问了几个离家远一些的学校,基本都是这么说。
另一个方法是迁户口。
但问了一下这个时候b市还没有买房落户的政策,投资落户也行不通。
没想到来到b市的第一个难题,居然是上学。
想了想她给翟心远打了个电话,他是b市人,说不定能托到关系。
翟心远听完没有立即应下,而是说:“这个问题我也不太清楚,你等我一下,我去问一下我妈。”
“好。”
过了一会,翟心远打过来,“我妈说,现在外地人想上学,只有托关系或者交赞助费。”
“嗯,你能帮我联系到介绍人吗?”
“我试试看。”
“我想让我弟弟上滨湖小学,你帮我问一下。”说完她又补充:“花钱什么无所谓,价格高也没关系,重要的是要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