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越之帝王传奇 无广告 > 第154部分(第3页)

第154部分(第3页)

“谢母后。”

“谢太后。”

屠苏本是一种草名,屠苏酒是种药酒,相传是由汉末神医华佗所创,华佗将多味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酒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推介流传开来。经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时的食俗之一,取意消除疾病,保佑平安。

第二杯酒是椒柏酒,以柏叶和花椒浸成。在中国传统中,芳香植物多被认为具有辟邪的功效,并且在古人眼里,花椒结子繁多,是多子多福的象征;柏树万古常青,则有长寿的蕴义。一杯椒柏酒,寄托着老年人对健康长寿和年轻人对于多子的期盼。

饮完椒柏酒,谢道清又道:“这第三杯酒和往年大不一样,却是官家亲自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型高度白酒,因酒劲过大,大家浅尝即可。”

“啊,好辣的酒。”不善饮酒的秋妃喝完后先道。

“虽辣却爽口,没想到还有如此美酒。”杨美人的酒量颇大,喝完后却是大赞道。

“这种高度白酒你们各自依据自己的酒量,适可而止。”

“是,太后。”

作为主人的谢道清乐呵呵地招呼道:“恩,三杯酒已过,大家先吃点春盘。”

所谓春盘乃是各种蔬菜汇集的拼盘,不像后世所说的拼盘大都是由荤菜拼成,其最早起源于五辛盘,而所谓的五辛,就是指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等五种辣味的蔬菜,古人在过年时将这五种辛香之物拼在一起吃,还给它起了个颇有诗意的名字“五辛盘”,后来人们又对五辛盘作了一番改进,增加了萝卜、蒌蒿、嫩芹芽、嫩韭黄等时令蔬菜,汇为一盘,名为“春盘”,后世北方的春饼、南方的春卷即是由春盘演化而来。

“谢太后。”

谢道清慈祥地看着众人道:“好了,下面大家随意吃,尽情吃。”

“是,太后。”

吃过春盘,一道道凉菜、热菜被宫女们端上桌面,菜肴之多令人目不暇接,除了鲍鱼等极少数海鲜之外,几乎后世所有的肉类食物应有尽有,而蔬菜的种类却不如后世的品种那般齐全,不过,宋朝时期的食物却都没有受到过污染,乃是真正的环保食品。

第301章 新年大朝会

第301章新年大朝会若论宫中菜肴的味道,除了辣味不足以外,其它的我觉得和后世相比,也是大差不差,但宫中年夜饭的品种之多,却让我感叹万分,这一顿饭下来估计可以抵得上一个寻常百姓家几年的收入吧。谢道清平时颇为节俭,大多以素食为主,偶尔奢侈一次我也没有多说什么,何况这还是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皇室年夜饭。

这顿年夜饭吃得极慢,在全玖和秋妃的带动下,大家不停地说笑劝酒,气氛热烈,连谢道清也笑语不断,和当初相比,谢道清越来越像个普通人家的老祖宗,少了几分威严之势,却多了几分慈祥之色,和我最早的记忆完全判若两人。吃完晚饭,已经接近子时,此刻宫中花灯齐放,照得四处亮堂堂的,直如白昼般。

一会后,谢道清道:“官家,燃放编炮烟花,迎接新年到来。”

“好啊。”

宋朝时的鞭炮普遍采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所以做成“编炮”,随着火药的问世,烟花也已经大量出现。相传,烟花最早出现在唐代,到了北宋宣和(1119—1125年)年间,以火药为原料的真正烟花发展成熟,已有了大规模的成架烟火。辛弃疾在诗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句诗就很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烟花的燃放情况。到了明清时期,烟花已经大规模在民间盛行起来。

炮竹声声除旧岁,对于除夕而言,燃放鞭炮是国人最具代表性的庆祝方式了,只可惜到了后世,不少大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使得节日之气氛骤减。

按照大宋王朝的传统,大年初一这天,除非有国丧、日食等极为特殊的情形出现,否则朝廷都要举行大朝会,这个大朝会并非商议国家大事,而是朝贺仪式,普天同庆,君臣同乐,共同祝愿新年新气象,御八音之和,临元旦之会,人神同庆,夷夏来同。

去年的新年大朝会因先帝驾崩不久,故一切从简,宫中连烟花、花灯等庆祝活动都未安排。

根据礼部的安排,大年初一寅时过半(早上4点),天还未亮,我已经沐浴更衣,早早地来到祈年殿内,在礼部尚书马廷鸾的陪同下,我虔诚地燃起一炷清香,这是宫中新年第一炷香,名为“天香”,意思是替天下百姓向上天祈祷今年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虽然昨夜在宁坤宫中守岁至凌晨,整夜几乎没有睡觉,但我依旧精神抖擞,想来是受新年气氛的影响之故吧。

上香完毕,天空刚刚放亮,我坐上大轿朝大庆殿行去。此时,宫门未开,早已聚集的百官们正在门外候着,等着大朝会的举行。

“陛下,可以传唤百官入殿朝贺了。”当我坐在大殿的龙椅上时,马廷鸾奏道。

“恩,小七。”

“小的在。”

“着御前侍卫引领众官入宫。”

“是,陛下。”

大庆殿外值班的侍卫统制蓝羽急忙通知沈墨带领十八名卫士去到皇宫门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