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么样?”
“我也说不好,总之不像你说的什么生意人。”
方灵故作老成道:“哎,没想到我认识我哥这么久,还不如林姐姐你一天,哦,不,是半天了解得多啊。”
林莹脸色愈发红润,低声道:“灵儿妹妹,瞎说啥呢,我也就是种感觉嘛。”
平日吃饭时,袁棘等人基本上都不言语,只有方灵一人说东道西,今日好不容易有个伴,方灵也是相谈甚欢。不一会,萧翰进来道:“公子,旁边屏山客栈的房间已经安排好了,随时可以入住。”
“好,我们吃完饭就去。”
屏山客栈,紧邻同乐楼,是福州府老牌的一间客栈。据说始建于太祖年间,当然三百年来屡次返修,但原貌始终保持不变,令**有古色古香之感。
临近午时,我和叶梦鼎谈完事道:“叶先生,我中午要见见福州商人林志雄,他这事应该和福州船舶司有关,你和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是,公子。”
文璋在事先已经通知过叶梦鼎,所以他也是以公子之名相称。
当我们到达时,林志雄一脸焦急之色,在天字一号房内来回踱着方步。
“林老板,数日不见,别来无恙啊。”
“公子,你可来了,我可是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盼来了。”
“林老板莫急,坐下说话,这位是叶先生,其他几位你都见过。”
林志雄和叶梦鼎等人打过招呼忙道:“公子,我和海外签订了味精的契约,第一批味精很正常,但是第二批却被福州船舶司以违禁品之名扣了下来。眼看交期临近,我能不着急吗?”
“林老板,你和福州船舶司有矛盾吗?”
我曾听文天祥说过,类似味精这样的新品,在没有明文规定前,属于可行与不可行之间的物品,其界定权属于各地船舶司,一般而言,纳税后即可,只是税额可多可少,但很少有船舶司会禁止的,除非有着什么恩怨。
“呼延公子,按理说应该不会,我每年进贡给福州船舶司的银两也不在少数,平日里船舶司上上下下我也都打点到位,这种事情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公子来之前,我也托了不少人前去打探,但这次船舶司的口径出乎意料的一致,谁都不敢透露丝毫消息。我思前想后,觉得唯一有可能找茬的就是泉州蒲家。”
“蒲家?何许人也。”
旁边的叶梦鼎问道:“林老板,你说的蒲家是曾经担任过泉州船舶司监的蒲寿庚家族吗?”
“叶先生,正是。”
叶梦鼎介绍道:“说起这蒲寿庚,也算是我朝的一段传奇了。蒲家乃西域色目人,其父辈自两广路移居泉州府,从事以运贩大宗香料为主的海外贸易,三十年前,为鼓励蒲氏的中外贸易活动,当时的朝廷还赐给蒲家“承节郎”的官衔。其父死后,蒲家一度中落,后蒲寿庚,蒲寿晟兄弟继承家业,淳祐十年,蒲寿庚担任了泉州船舶司监,蒲家迅速振兴,再次走向鼎盛。”
林志雄道:“味精在福建路销售后,蒲家找过我好几次,希望我将海外的味精业务转让给他们,我没有答应。我觉得就是因为此事才导致的,那蒲寿庚神通广大,在福建路的官场十分畅通,连福建路陈心书大人也会给其面子,而其兄长蒲寿晟文采出众,善于诗词歌赋,和制置使施大人关系也很密切,所以蒲家完全有能力让福州船舶司扣下我行之货物。”
“蒲家,泉州蒲家?”我好像在哪里见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了。。
第158章 艰难的抉择
第158章艰难的抉择正如叶梦鼎之言,蒲寿庚家族的祖先来自西域。据后世考证,来自阿拉伯的可信性较高。蒲寿庚亦官亦商,是典型的官商合一,凭借手中的权力可以更大规模地开展香料贸易,并可通过各种“合法”手段攫取利益,增加财富。蒲寿庚于宋末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近30年,“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
当然,蒲寿庚在泉州期间,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使得泉州成为当时东方第一大港,而泉州的税收曾经一度占到整个宋朝的十分之一。
宋度宗咸淳末(1271~1274),与其兄蒲寿晟因平海寇有功,累官福建安抚沿海制置使。后又授福建﹑广东招抚使,统领闽﹑广海舶。后因被张世杰“掠蒲氏海船二千艘,没其货物”,于是在宋端宗景炎元年(1277年初)降元,蒲寿庚降元后,尽杀南外宗室和。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1278),蒲寿庚被任命为福建行省中书左丞,同年奉元世祖之命招谕海外,恢复互市,对恢复海外贸易起了一定作用。
因为叛宋仕元,明初还曾明令禁止闽南蒲寿庚后代入仕为官。
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在我对宋末的记忆中,却是丝毫没有。如果按照今天的福布斯排名,蒲寿庚家族不是第一也是第二了。其实力之大,自然不是林志雄所能抗衡的。
叶梦鼎接着说道:“福州船舶司监陈淮南也是陈心书家族中人,如果是施宏生,陈心书两位大人的意思,那陈淮南自然得听了。”
“施宏生,陈心书,这两位可是福建路的要员啊。”
林志雄以为我认识他们,心里一喜,道:“公子莫非认识他们?”
我摇摇头:“一个也不认识。”
林志雄失望道:“如果公子也无办法,那我就只好认输了。”
叶梦鼎突然道:“林老板,你去州府衙门上告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