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坠儿的一番话,除了突厥骑兵之事,其他话都进了大家的耳朵,却没有放在心上。在江山社稷面前,一个想为自己洗脱罪嫌的人的话,又怎么能入了贵人的耳呢?
却说李侹被亲兵叫了出去:
“什么事?”
“王爷,有军队靠近京城。”
李侹大喜:“看来是陇右与河西、平卢的军队到了。现在可以放开,逼迫李豫退位。”
“王爷莫忘记了传国玉玺。”
李侹眉头紧皱:“拿到玉玺,他们就可以下去陪先皇了。”
带了几名黑甲兵返回:
“皇兄,我的援军到了,这城里的五万护卫也听我调令,你无兵可用,还是乖乖把玉玺交出来,我保你一世富贵。”
李豫两手一摊:“玉玺?没有啊。”
“你就装吧。要么带我去拿,要么,先送你身边的人走,最后再送你。我也不是一定要那玉玺的,给你机会你放弃就怪不了我了。”
“没有玉玺,没有传位诏书,你名不正言不顺,就不怕坐上那个位置后以讨伐为名征战不休,人人得而诛之?”
李侹面色黑沉,仔细打量众人。此时天气已经炎热起来,大家穿着单薄,应该没有带在身上。
“你是不是还在等待救援啊?东宫以翌之为首的近百护卫已经被巡查的城内守军分别拿下,关押在宫外,郭子仪手中无兵且不说,他自顾不暇,你就死心吧。”
太子李适心中一凉:难怪翌之没看见翌之他们。
李豫听了此话也是心中惶恐,却不愿意在李侹面前输阵:
“别说大话。谁笑在最后,才是胜利者。我承认今日的局面是我的疑心一手造成的,郭家受了屈辱,我却还怀疑郭家,实在不是为君之道。否则,你哪里能钻这样的空子?”
“这只是你看见的表面现象。皇子争位,宫妃争宠,始终是有机可趁的。”
独孤贵妃想起知莲的话:
“你们是不是也抓了七郎?”
李侹笑了笑:“虽然现在还没有抓到,贵妃娘娘如果实在想念七郎,我们就勉为其难尽力帮你抓住吧。”
独孤贵妃恨恨地瞪着他,心中却松了一口气。
“暂时放过你们,我得去迎了我的大军。他们有从龙之功,将来就是我的亲卫了。”
李豫叹气:“不该让你去做了陇右节度,给你你发展壮大的机会。各节度拥兵自重,将来李唐危矣。”
又有护卫进来催促,李侹吩咐看守好,方不甘地离开。
长安城西和城东二十里外,的确有军队蜿蜒而来。
李侹派出的人回报了情况,李侹立即吩咐打出了自己的旗号,披上了金黄的飞龙袍,令军士嚷嚷:
“当今天子无道,泾王应天命而生,还郭家公道,还百姓富足。”
听令受其统领的五万神策军,一时恍然,原来有人想改天换地啊。可军令如山,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做。
李侹洋洋自得:“你们可以犹豫,我不会怪你们。可你们要明白,这城中无兵可用,而我有十五万军士已屯兵城外,李豫大势已去。你们从龙有功,我必然加官进爵,封赏于你们。”
神策军动心了 ,却仍然没有动。李侹继续诱惑:
“郭家侍奉三代君王,李豫却害怕郭子仪功高震主,闲置郭子仪,又派人盗挖郭家祖坟,你们认为这样的君主值得你们效命吗?”。
神策军一时激愤,有人嚷嚷起来:
“不愿意。我们听泾王殿下的。”
一人应,众人应,一时十分壮观。
兵勇来报:“军队已在三里外。”
李侹满意地点头:“动作真快。等他们到了,我们再进宫,把宫里的事处理好。走,上春明门城墙,迎接义军。”
一身金黄的李侹意气风发,带着几万神策军和护卫上了春明门,吩咐他做陇右节度使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