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远山本是大好男儿,终因仇恨入心,无处宣泄而扭曲了心性;慕容博也并非真正寻常小人,只为王图霸业,复辟大计,行事不择手段而堕入下流。
最后是戏剧性的完满结局,在灰衣僧的神力点化下,萧远山和慕容博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由生到死,再由死到生的最为复杂和深刻的神秘生命的体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报仇也罢,复国也罢,忽然在一种大境界大觉悟中,萎缩如草芥般的轻微,另一种对生命的觉悟的欢悦,使他们熏然陶醉。
萧远山本来是好好地生活,莫名其妙就被改变,闹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在十大倒霉男上榜人物中,萧远山排名第三。
。 想看书来
林平之:朴素的良心被污染、扭曲和变态(1)
排名第二
武功:★ ★ ★ ★ ★
智商:★ ★ ★ ★
情商:★ ★ ★
倒霉指数:★ ★ ★ ★ ★
攻击力:★ ★ ★ ★
林平之出场,俨然是一翩翩公子。
看他众星捧月,耀武扬威,风光八面,挥金如土,哪里见识过人世间的艰辛苦难、奸险欺诈。
在此写出他顾盼生辉的得意情状,和他日后奇惨无比的落魄情景相对照。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林平之好一付少年血性!
但毕竟温室里的花朵,哪里见过风刀霜剑的阵势。
失手杀人之后,林平之面无人色,心惊胆战,全然不知机变和应付,纸上谈兵的公子哥儿的德性,写来如画。
林家忽然已置于必死之地,林平之忽遭此奇难,悲愤之际,只身跨出血线叫骂挑战,傲视四方,却无人答理,林平之气得伏在床上放声大哭。
此处写得极细致,以林平之血性之少年,悲愤叫骂,是其本色;以他少不更事,不曾见过此等惨烈场面,气极而大哭,是其性情。
观全书林平之种种行事,皆脱不出以上两大特点。性格即是命运,信然。
林平之忽遇奇变,人生大起大落,从此开始了他千磨万难的惊险不归路。
父母被青城派弟子劫走,林平之只身逃脱,再无依靠,再无锦衣玉食,体面和尊严可以收拾起来了;这刻他就已经学会,忍辱负重,心灵从这一刻已开始扭曲和变形。“宁做乞儿,不做盗贼”,最后的一点骄傲,也是那么的可笑和脆弱。
看林平之向农村妇女讨饭一段,绘声绘色,细致入微,虽小处亦可观。
从福建,到南昌,再到长沙,林平之历尽辛苦,一点一滴地在侦知事件的真相。在长沙林平之拿走了青城弟子的包裹,胸中才略吐一口恶气。看他在小店又摆回昔日挥金如土的豪阔,好笑,纨绔弟子,终不成大器。
林平之误打误撞,冒了塞北明驼木高峰的弟子,将错就错。
此段情节,全看林平之忍辱负重之一个忍字,其情可悯。今日所受之折辱,播种于血脉和骨髓的深处,等待蓬勃发芽。林平之日后之怨毒偏激,扭曲人性,全在这些点点滴滴之处潜移默化。
岳灵珊道林平之和其父岳不群的性格脾气相像,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了。岳父如此,女婿如此,均是肚里打官司,心里做文章,有戏好看。
令狐冲敢喝药酒,林平之也敢喝药酒,此并非林平之自己说的不怕死,实是林平之暗中与大师哥较劲。
余沧海被七大高手围困,林平之却上前挺身相救,何也?
当然林平之是要留着余沧海自己报仇。
报仇,此时已是林平之惟一的人生目的,要是余沧海死了,他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林平之是本书中最被命运捉弄的悲剧人物。
想当年他锦衣玉食,是个娇生惯养享福不尽的富贵公子哥儿,命运的多舛,造化的轻忽,使他彻头彻尾脱胎换骨地进行了改变。
他从一个心地纯良,全不识人间险恶的美少年,终于变成了怨毒刻薄、心胸狭隘、扭曲变态的魔头,这是谁的错?
想当初林平之本性并不坏,看他开篇时为素不相识的村野酒店丑女打抱不平,就知道他是有正义感的。
可命运之手将他抛向了噩梦的深渊。灭门之灾降临了,一切都在于祖传的辟邪剑法。
报仇无门,又遇人不淑,投入了更卑鄙的岳不群门下,劫难使他变得更为敏锐,更为多疑,更深入地隐藏真实的内心。
在那些奸恶凶险的环境下,为了生存下去,为了报深仇大恨,他不能不以卑鄙去适应卑鄙,以阴险来对付阴险,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他朴素的良心被污染、扭曲和变态了,他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林平之的遭遇实是值得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