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金庸人物排行榜覃贤茂戚长发 > 第22部分(第3页)

第22部分(第3页)

袁紫衣虽是个尼姑,但她的行事举止怎么也不像个出家人,倒像个爱耍小性子的千金小姐。怎样才算像个出家人呢?比如《笑傲江湖》中的仪琳,就是榜样,天真纯净,就是心中爱上令狐冲也不要紧,重要的是她时刻有一种出家人最可贵的自我批判的道德精神。

袁紫衣一出场风头倒是十足,先是连败韦陀门三弟子,继而打败其师叔,抢得韦陀门掌门人之位;随后又打败广西梧州八仙剑掌门人之位。其中各种打斗,均是有惊无险,让众人大跌眼镜,诧异莫名,想不通这美女小小年纪如何能有如此本事。

袁紫衣对胡斐还没有见面就不服气,见了面更是斗嘴不已,想来理由只有一个,就是袁紫衣太高傲,而赵半山又老在背后夸胡斐。一上来胡斐有心相让,袁紫衣却差点打掉胡斐满嘴牙齿,这姑娘手太狠,实在不讨人喜欢。

当袁紫衣不小心着了别人的道,胡斐好心来帮她,她不仅不领情,又趁胡斐不注意时把胡斐推进臭泥塘里,弄得胡斐哭笑不得。

少男少女,如此这么一遭遇,自然而然会有些好戏。胡斐毕竟好男不与女斗,虽然有些吃亏,但见到袁紫衣笑颜如花,心中有了甜蜜之意可作补赏。袁紫衣这边呢?自己折腾一阵,反而自己又放不下了:“芳心可可,竟是尽记着这个浑身臭泥的小泥鳅胡斐。”

所不同的是,袁紫衣是出家人,当她有异样的感觉时,她心中就这么坦然吗?仪琳就不同了,仪琳心中爱慕令狐冲,她会接受道德良心的批判,她会牺牲和自制。

袁紫衣不辞而别,留下的包裹中不仅有她已代胡斐洗得干干净净的衣裤鞋袜,还多出了一样东西,一只三寸来长的碧玉凤凰。袁紫衣送胡斐玉凤凰是何意?不仅胡斐此时困惑,我也困惑,袁紫衣日后怎么对此事作交待?

袁紫衣后来行事更是莫名其妙,全不照顾自己是出家人的身份,她早就偷偷跟着胡斐、程灵素二人,而且还密切关注二人动向,偷听二人谈话,显然袁紫衣是有些吃醋了。但她又不爽快明言,只是声东击西,骚扰一下就遁去。“挑灯夜谈,美得紧哪!”这不像出家人的本分语言,袁紫衣没有担当,要爱就爱,要恨就恨,要思凡就思凡,要吃醋就吃醋,如此神秘兮兮,藏头露尾,真是少见。幸好有程灵素知趣识趣,不以为意,早已拿定主意,不作勉强之事,否则胡斐就更头大了。

袁紫衣数次阻拦胡斐要杀凤天南,原来她就是凤天南的亲生女儿,她的母亲银姑是被凤天南玷污了才有了她的出生。虽然她与凤天南有此父女关系,其实她也是要找凤天南报仇,只不过遵其师父吩咐,先要救凤天南三次性命,以此了结父女之情,此后彼此再不相干。

袁紫衣不成熟的地方再次明白表现,前后的行为又开始矛盾,她做的决定也太快了,仍然不用多思考,牙齿一咬就有了主意。她没有考虑过,以前她的种种举止,打情骂俏,争风吃醋,为的是哪般?她也没有考虑过,胡斐心中到底有什么感觉?胡斐真爱的到底是谁?就算她退出,胡斐和程灵素之间又会有结果吗?

袁紫衣最后道:“终不能两只凤凰都给了他?”这话又是有些莫明其妙,她真是该想的没想,不该想的事却想得太多。她一会儿又粗糙,一会儿又精细,一会儿柔情款款,细诉衷肠,一会儿招呼也不打,蓦地纤手一扬,扇灭烛火,穿窗而出,越房而去,真是处处透出古怪,透着矛盾。胡斐遇人不淑,没有郭靖、杨过、令狐冲的那种运气,所幸在后来的《雪山飞狐》中,胡斐又有了一个苗若兰,总算让他真正尝到好女人的滋味,程灵素虽也是好女人,但她太软弱,太退让,太不进取了,她自己不去勇敢争取,也怪不得他人。

袁紫衣最后终于把本来面目显露了给我们看。只见她缁衣芒鞋,手执扫帚,头上已无一根青丝,脑门处还有戒印。她是出家人!是小尼姑圆性!

袁紫衣的行事确是有些随心所欲,缺乏逻辑。以前,她动了凡心,有些胡闹,此时终于想通了,觉悟了,慧剑斩断尘缘和情思,归了自己的本分。

胡斐要袁紫衣一同去找逃走的汤沛报仇,袁紫衣心中想:“我是出家人,现下身份已显,岂能再长时跟你在一起。”此话又不合逻辑,难道她是出家人只要身份未显就可以跟胡斐在一起吗?当胡斐见袁紫衣哭成泪人儿,劝她报仇后不用再作尼姑,袁紫衣此时却说“千万别说这样亵渎我佛的话”,真不知她从前种种行事说话是怎么考虑的。袁紫衣走了,而且始终没有转头回顾,只苦了胡斐,永远也忘不了这一段不堪回首的初恋。

十大尼姑上榜人物中,袁紫衣排名第三。

九难:心是热血和最多情

排名第二

容貌:★ ★ ★ ★ ★

武功:★ ★ ★ ★

智商:★ ★ ★ ★

情商:★ ★

攻击力:★ ★ ★ ★

《碧血剑》中九难以阿九的形象出场之时,让人眼前一亮。十五六岁的阿九容色清丽,气度高雅,如明珠美玉一般。

袁承志对阿九是什么样的观感,没有正面写出,但温青青在阿九面前忽然自惭形秽,而且“忍不住向袁承志斜瞥一眼”,写得意味深长,含蓄至极。

阿九是金枝玉叶的大明公主,袁承志没有想到,他更没有想到阿九对他也是一见倾心,刻骨铭心地爱慕和思念着他。袁承志想不到的事情还很多,他甚至想不到,阿九其实在他心中,有着同样挥之不去的影子。他内心真正所爱的人,其实不是温青青,而是阿九。这最内在的念头,袁承志拼命在回避,只不过先有了一个温青青。

袁承志夜探禁宫,误闯公主寝殿,于是既知道了阿九的真实身份,又得悉了阿九的少女情怀,继而为躲避太监曹化淳的追踪,与阿九同床共被而卧,阿九如痴如迷,袁承志同样也心神荡漾,把持不定。

在人生事业上袁承志没有主见,在爱情上他同样是胆怯和懦弱,和阿九的这一段对戏中,袁承志的表现其实很令人失望。他处处以理自持,处处暗暗自警。对温青青爱情上的承诺,使他不敢越雷池一步。袁承志算得上是志诚君子,一诺千金,答应了就要承担,即使以一生的幸福作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袁承志不去考虑内心真实的感情,不去回答他是不是真正爱慕和迷恋阿九这个关键问题,他只是想:“青弟对你如此情意,怎可别有邪念?”

爱情怎么可能这样简单,一个女人对他好,他就必须毫无条件地去回应她和爱上她吗?

阿九悲剧的归宿,也让人扼腕叹息,城破之日,崇祯皇帝挥剑要杀阿九,斩断了阿九的一条手臂,最后阿九遁入空门,削发为尼,由何铁手护送她上华山来。看她全身裹在一袭白狐裘之中,虽然仍是眉目如画,清丽绝伦,气度高贵雍容,但容色憔悴,让人看着不忍。

阿九最后神色黯然的对温青青说:“青姊姊,你不再恨我了吧?”在这场爱情的角逐之中,温青青终于成了最后的胜利者,她笑到最后,笑得最好,对阿九的诘问,无言以对。温青青对阿九的愧意,轻飘飘的没有分量,我们看不到她的真诚。

袁承志也无言以对,他只是心神大乱,内心承受痛苦的煎熬。阿九妹子已经变成了出家人九难,一切已不能改变,一切都已成定局,现在他后悔也来不及了。

在《鹿鼎记》中,阿九已经变成了出家人九难。

九难行刺康熙不成,却将小宝抓走。小宝继续处处讨好。康熙、陈近南、洪安通,现在又是九难,诸路高人,尽入小宝局中。

九难本是明末亡国之君崇祯的女儿长平公主,在《碧血剑》中已露过面。此书中的九难,虽仍有故国之思,但已略为淡化,九难已是不近尘俗的世外高人,一身白衣,飘飘出尘,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