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会不会有人因为调香,结果试香的时候把自己搞得流鼻血呢?
不过这也不能说是出题目的人不好,或许人家还是好意,觉得天气这么冷,应该要弄一点可以让人暖和起来的主题,才会更好活动开来吧?
“咦?不会吧?已经有人在取料准备合香了吗?”
就在这个时候,有些始终不那么专注在自己身上,反倒喜欢东张西望的选手已经开始发出了各种意味不明的声响。
当然,此刻明明大家都待在自己半开放的隔间里面,却仍要半胁迫地接收到旁人的反应
乃至于亲眼看到当自己卷面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有人开始跑往合香的路上。
──又或许,等你终于想出点东西,打算尝试性地做小样的时候,有人已经交卷了也说不定。
“呜呜呜明明都是人,为什么要让我亲眼见到这个世界的参差?”
“难不成这个人提前知道题目、所以才晓得如何应对的吗?”
场外,记者在看到这种进度上断崖式的差距,也忍不住问出同样的问题。
“不不不,有的时候,这也是一种施压喔。”
调香学徒看了一眼那个人的动作,然后摇头,否定地回答:
“你可以观察这个人取料的名目,就可以发现对方纯粹是在乱枪打鸟,似乎想藉由‘端午’作为蒙混的主题下去做尝试。”
“蛤?这样也未免太诈了吧?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对他自己也没有好处啊!”
记者觉得这个比赛简直处处都是陷阱,尤其是这位悄悄行动的家伙从面相上看起来挺忠厚老实的一个人,结果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是如此心计深沉的恶客。
“往好的方向说,那个人有可能是个比赛行选手、或是实践派选手通过娴熟的调香手法边调边想,修正并判断最适合的配方。”
“往不好的方面想,就是我刚刚说的,他可能稍微有个不成熟的腹稿,但没有太大的把握,所以干脆向其他选手施压。”
──调香通常很难半途改配方,除非心里有底。因此要看一个人这一场调香比赛能不能发挥得好,往往就看他开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即可预见结果。
“嗯如果你非要我给你举例相对比较好的例子,大概就是场上的77号选手吧。”
调香学徒觉得老是输一些反面案例,很可能会让记者还有身边的普通民众对调香感到绝望不安。
于是他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决定悄悄地拿小师叔作为例子。
“77号选手?他这不是还没有开始调香吗?为什么你会说他是个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