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之我是阿斗 阿斗之智近乎妖 > 第69部分(第2页)

第69部分(第2页)

转眼半个时辰过去,五百发火箭弹被打了出去,hong军观看的士兵都已经麻木了,只是一味看着对面军营中火光熊熊,雷鸣般的轰鸣声响个不断,至于惨叫声,由于离得太远,那是听不到的。

“克秋杀”到了这个时候,不得不停了下来,原因不是过热,而是火箭弹用完了,这玩意一共就制造了五百颗,一下子全用完了,果然是个很费弹药的家伙。

这个时候,刘厚也发现了“克秋杀”还有一个优点:不容易过热。火#炮和火#枪是很容易过热的,多打几炮枪就不等不停下来等炮管或枪管冷却,否则将有炸膛的危险。

“克秋杀”却不怕,一来它的发热量少很多,二来即使发热了也不用担心炸膛。“克秋杀”的炮筒上下通孔,下面不像炮筒那样是密封的,是有个很大的开口的,火箭弹喷出的火可以从这个开口处喷出去,大部分的热量就从这里散掉了。

当然,一定的热量还是会有的,毕竟火箭弹飞出去的时候,火苗会短暂地灼烧到炮筒。刘厚见到那些炮兵有专人负责用湿毛巾裹在各个炮筒上面,每次发射完毕,重新装载火箭弹时,这些人就跑过去将裹着炮筒的毛巾换下来,重新裹上新的湿毛巾。

用这个方法可以将炮筒的温度降下来,使炮筒可以一直使用很长时间,别说只是10轮的发射,就算再多几个10轮也不是问题。

刘厚高兴坏了,自己称霸世界又多了一样凭借。有了这个大杀器,还有什么军队是自己的对手?有什么城池自己攻克不下?他已经在憧憬10门甚至100门“克秋杀”集火的场面。

一次过发射500枚甚至5000枚火箭弹,那该是多么壮观的场面啊,想都令人神往。刘厚只想到火箭炮的威风,这个时候他已经完全忘记了火箭弹的制造成本和制造难度。

“陛下,陛下,热气球部队请求进行补充轰炸。”郭攸之的声音将刘厚从幻想中拉了回来。

军营的范围很大,火箭弹也不能做到非常精准的打击,所以还是漏掉很多边边角角的。况且,兵营中的人是会走动、会寻找掩体的,所以现在军营里还是有不少幸存者的。

刘厚答应了热气球部队的请求,它们马上降低了高度,对地面上所有还有幸存者地方进行补充投弹。只要看见有还能动的东西,他们就毫不犹豫一个高空霹雳雷扔下去。

军营中重新不断闪耀着火光,隆隆的雷声又不时传来。不是没有人想投降,而是红军的轰炸速度太快了,“克秋杀”就不用说了,一次就是五十枚,当所有人还没从惊愕从醒悟过来又是五十枚。

现在热气球的投弹也不慢,因为有10个热气球,他们在军营中纵横来去,看到哪里有活物就迅速飘过去一通轰炸。地面的守军只顾着抱头鼠窜,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投降。

第七十九章 装在套子中的人

第七十九章装在套子中的人

“克秋杀”有优点,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首先是它的准确性太差了,其实科研攻关小组主要的研究目标就是要搞定火箭弹在飞行过程中怎样才能不偏离方向。

可惜这个问题的确很复杂,涉及到空气动力学问题、火箭弹的配重问题,还和火箭弹喷出爆炸气体的方向、位置有关。

这些问题都很难解决,科研小组迟迟不能出成果,最后还是刘厚看不过去,他凭记忆,画了一张后世火箭弹的外形图交给研究小组。研究小组照猫画虎,在火箭弹的尾部加上四片尾翼,这才大大提高了火箭弹飞行时的稳定性,使准确度提高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

即使这样,现在的“克秋杀”准确度还是大大不如火炮。说到底它不过就是一个土烟花而已,没有制导系统,它就只能打到一个大概的范围内。

在一里路射程内,误差在十几步甚至几十步的范围内,如果超过一里路,误差很可能会超过百步。对付敌人的大部队是没问题的,在这个动不动就几万人以上的战争时代,军阵排开几里路甚至几十里都是有可能的,误差几十米实在不算什么。

它的第二个缺点就是笨重,这主要是因为刘厚一味贪多造成的,一门炮偏要弄五十个炮筒,一个炮筒是很轻便,五十个就重得可怕了。

第三个缺点就是太浪费弹药了,发射一次就五十发,而且这些弹药还不是那么容易制造的,刚才说过,为了保证准确性,制造精度要求很高,归根到底,就是钱财问题,这些东西非常烧钱。

浪费弹药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是辎重压力很大,这个时候没有机动力,运输全靠人力和畜力,如果要打一场大仗,要运的火箭弹多了,还真不容易解决运输问题。

要知道,后世的大战当中,使用几千甚至几万颗火箭弹是常有的事。这样的使用量,无论是使用成本和运输成本都不是现在的蜀国能承担得起的。幸好,现在只需将这种大杀器用作威慑力量,数量少点也无所谓。

巳时,“克秋杀”和10门铜火炮已经被推到军营外面五百米外,这个距离上,对方火#枪的威胁几乎为零,但是火炮和火箭炮都在射程内。火箭炮虽然射一两里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五百米范围内,可以大大提高准确性。

火炮用的也是开花弹,因为炮弹飞那么远的距离,动能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如果用实心弹,杀伤力会比较弱,但是开花弹的杀伤力靠的是炮弹本身爆炸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和距离远近没有关系。

这种试验新武器的历史性时刻,刘厚当然是要跟来看看的,于是,刘厚下令摆驾入城。这个时候,整个城池绝大部分地方都处于hong军的控制下,危险性已经很小了。即使是这样,刘厚依然不忘做好保卫工作,毕竟他现在已经身为皇帝,万金之躯是不能轻易涉险的。

皇帝车架的周围几里路都有明暗哨探在活动,明处的士兵将百姓和闲杂人等全部驱赶开去,暗处的哨探监视是否有暗中潜入的刺客。在内层就是赵统率领的近卫营,他们簇拥在皇帝车驾边上,将皇帝的马车围得水泄不通。

皇帝坐的马车装饰并不奢华,相反,车厢看上去就像一个黑不溜秋的大铁箱子,事实上这的确是个铁箱子。

这个车厢四壁加上车顶、地面都是用厚铁板做成的,别说是用火#枪,就算是用现在hong军最先进的霹雳雷、地雷甚至舰载大炮轰,也别想伤害到车厢里的人。

车厢外表朴实无华,车厢里装饰却是舒适、柔软。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柔软呢?原来车厢四壁和车顶、地面都装上了柔软的内衬,这样做不是刘厚有什么特殊的喜好,完全是为了防止里面的人撞伤。

一旦发生翻车事故,例如真像刚才说的那样,如果被舰载炮那个级别的大炮轰击,虽然车厢壁不会被轰破,但是炮弹巨大的动量有可能会将车厢掀翻,这个时候,柔软的车壁就会减轻乘客所受到的伤害。

看起来被包得严严实实的车厢,坐在里面却不觉得闷热。因为车厢有很好的通风设备。车顶和四壁都有像筛子一样的透气窗,只要拉开遮挡窗户的铁板,就是会露出这些细小的透气孔。

这些透气窗是在厚铁板上钻出来无数个比子#弹略小的小孔,子弹打在上面是无法穿透过去的。只要遭到袭击,里面的人可以躲过第一波的打击,然后迅速将铁板拉上,将车厢完全封闭,那么后续的打击也一样奈何不了他。

通风系统另一个重要的组成是人工通风,说白了就是鼓风机。鼓风机其实每什么稀奇的,因为这不是电动鼓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