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华逸史 而山 林逸 > 第180部分(第2页)

第180部分(第2页)

叶先知不这样认为,询问:“我们有不有可能让许仑再回到人民军阵营来?”

潘文华  认同道:“是啊!真可惜了一个军事人才!不知何因许仑走到了我们的敌对面,他如能回归人民根据地,也应算是一件幸事!”

王学范断然否定道:“不可能!依许仑的性格,绝不可能吃回头草!”

林春礼接道:“而且许仑作为人民军的叛将,对我人民党、人民军、人民根据地造成这么大的损害,岂能说叛就叛,说回就回的?那以后还怎样以法严军,以纪治人了?”

大家争论不休,林逸一直未发言,他在想如果没有了许仑,杨少妮将会怎样的一个生活?

“听其言,观其行!派人严密监视许仑,如其有任何反中华民族的行为,有再效力于满清朝廷的可能,立即除之!”林逸打断众人的争论,厉声道。旋又轻叹一声道:“让他在香港好好做个安闲先生吧!希望他好自为之!”

林逸作了决定,其它人便不好再争执,这样未尝不是一个折衷的好办法!

月亮愈显高远,黑夜里渐有了一丝凉意,朱达抓紧时间道:“军情部消息,五国去年岁末分别通过增兵议案后,其新增的部队正陆续赶往我中华大地!而清廷四个新兵训练营集训的十多万新兵也已训练完毕,他们正编组成军,分批次开往我人民根据地边境线。”

林逸蹙眉苦笑道:“暴风雪即将来临,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地又要爆发!唉!”他摆摆手,阻止朱达,道:“这事在军委军事会议上再说吧!”他本有好多事情与六大常委商量,可始料不及地被朱达的一番报告,搅得一团糊涂!

时间不早了,明天一大早刘汝明他们还要赶路,林逸不想耽搁他们的休息,许多事便一言带过,取得对杨天处理的统一意见后,并匆匆结束座谈散会了!

经过半个多月的会审,杨天的案子终于定了谳。案件由人民根据地最高检察院负责起诉,方矢球检控官做主起诉人,由广西省南宁市地方法院负责审理,结案后,杨天处极刑,另有六枝煤矿矿难实施者约十八人同样被处于极刑,其余相关责任人等相应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昆明叛乱”与“许仑叛乱”事件的调查与定论,人民军总政治部另有报告上呈!

第一百九十一章  扩大会议

这几天,从人民根据地北面与东面的边境线不断传来人民军与清军短暂交火的消息,人民军总参谋部把这些交火数据制成列表,呈送到林逸办公室。林逸看着这不断攀升的交火次数,他意识到这是“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征兆。

面对四周扑面而来的几十万中外强敌,林逸倍感压力,太平军是指望不上的了,早在五国联军向人民根据地发动第一次进攻之初,人民根据地便想与太平天国结成战略同盟,可谁知天王洪秀全以天子自居,定要林逸听命于他,方可合作。太平天国外强中干,不用清军与五国联军进攻,所向披靡的太平军自毁于太平天国的天京内乱,今不如昔矣!

上午八点四十五分,人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各委员陆续到达会议室,吴命陵与柳为念刚走到会议小合院,便见新任林逸军务秘书的薛青从里头迎出来,笑笑道:“请二位长官快点,林主席今儿来得早,已坐在会议室多时,其它与会代表均已到齐,就差两位了!”

两人各自惊疑:“事情何至于如此紧迫?”

这次军事会议是扩大会议,不仅人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全体委员悉数到场,其它一些相关部门的主官也应邀参加会议。人数很多,会厅中间一张长桌坐有王学范、朱达、周炳坤、古华、孙定军、雷明等十余位人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桌的周围摆有两行桌子,则坐有人民军其它各军的军长、军政委以及人民军四大总部要害部门的主官。桌上设有茶几,由于林逸今日早不早地来到会场,会场所有人的均正襟危坐,一语不发地盯着林逸。

吴命陵逐一打量,除孙定军、古华及人民军四总部的主官较熟识外,其余的大多未见过。柳为念却都认识,只不便说话,站在旁边一个一个地用目光打招呼致意。

林逸今天穿得很齐整,戴着人民军军帽,穿着扣得严实的灰色军服,里面是一件雪白的衬衣,只在衣领处齐着外套衣领露出一线白,一条黑色的牛皮皮带紧紧束在腰间,正表情严肃地坐在中间长桌正面,一言不发地注视着会议室大门,见吴命陵与柳为念走进来,抬头看一下挂在墙上的壁钟,指针指向:八点五十七分。他向两人点点头,指指空位,轻启嘴唇道:“要开始了,快坐下吧!”

这次军事会议本应早就召开的,只是因为要等前线各军长官的到来,方推迟了好几日。九点正,军事扩大会议正式开始,所有人脱下军帽整齐放在桌上。林逸扬扬手中的列表,目光炯炯盯着吴命陵,开场便问:“你是人民军总参谋部部长,每日处理各处军情,分析各种事态,人民根据地边境线人民军与敌交火次数不断攀升,你说说看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在座各位齐刷刷全是少将军衔以上的将官,许多人还是第一次见到新上任的人民军总参谋部部长,所有人的目光随着林逸的询问,齐射向吴命陵。

吴命陵不安地动了动身子,清清喉,答道:“人民根据地是满清政府眼中的刺,是欧美列强肉中的钉,他们都是欲除之而后快。目前,发生在人民根据地边境线上多次的短暂交火事件,只是大战爆发的前奏!”他知道林逸开场之白,便出声询问,这是间接地向大家介绍他,也是故意给予他表现的机会。

“林主席!各位将军!”人民军总政治部部长王学范接着吴命陵的话音说道:“人民根据地四周强敌环绕,危机四起,人民军与清军、联军之间默契了近一年的平静,今终被打破!这说明清军与联军已完成了再次进攻人民根据地的准备工作!我人民军需早日作好准备啊!”

“是啊!”林逸点点头,后仰身体道,“我们今日开这个军事会议便是未雨绸缪,大家群策群力,想出一个对敌的方案来!”

林逸突又挺直身体,沉声道:“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搞清楚敌我优劣,弄清楚周边敌人的形势,才能想出正确的对敌之策!吴命陵部长先介绍一下我军的情况吧!”他还是想给予吴命陵更多的机会,让他树立起总参谋部的威信来。在开会之前,他从部分将领的脸上读到对吴命陵的不屑,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吴命陵感激地看一眼林逸,有了前一次的发言,他现在自然大度多了,侃侃道:“我人民军常规部队约有27万人,编为九个军,另有一个中央警卫团——人民特勤团、通信部队、后勤部队约1。5万人。人民军的兵力分布如下:西北面四川防御作战指挥部辖第四军及攀枝花预备役师;东北面贵州防御作战指挥部辖第一军及贵阳预备役师;东面桂林防御作战指挥部辖第五军及桂林预备役师;南面南宁防御作战指挥部辖第二军、第三军、第七军、第八军、第九军及钦州预备役1师、钦州预备役2师、灵山预备役师;西南面边界防御作战指挥部辖第六军。以上均为处于前线的作战部队,另有后备部队:重新组建的昆明预备役师守备于昆明城、南宁预备役2师守备于南宁城、柳州预备役师守备于柳州城。因前不久发生的‘昆明叛乱’与‘许仑叛乱’两起事件,地方后备部队进行了改革,除上述三城尚还设有预备役师的建制外,其余经济中心市仅设预备团,县设民兵营;乡镇设民兵连;中心村落设民兵排或民兵班。如此,人民根据地真能派得上用场的后备部队,加上昆明的碧鸡关与南宁的金鸡村两个新兵训练营及几所军校的学员人数也不足10万人。”

众将领听到吴命陵介绍人民军已有近三十万的正规部队,脸上显出兴奋神色。林逸不为所动,向人民军总后勤部部长周炳坤鲁鲁嘴,道:“周部长谈谈我人民军的后勤情况吧!”

周炳坤摊开手中的文件夹,瞄了一眼,抬起头,缓缓道:“林主席!各位将军!我人民军常规部队及师上以地方预备役部队的步兵装备均为五连发龙族05步枪,并腰配五颗木柄手榴弹,这是目前人民军步兵的标准装备。由于人民军后勤兵工厂生产能力的不足,人民军常规部队与预备役部队的炮兵装备有很大区别,常规部队炮兵装备的是后膛炮,预备役部队炮兵装备的是前膛炮,而且这两种部队所配置的火炮数量也不可相提并论,常规部队要比预备役部队多很多。”

周炳坤停顿一会儿,自豪道:“各位将军!值得兴奋的是,由于南方重工下属兵工企业全体员工的努力,他们为人民军生产出了两样新东西!”他看着大家微微一笑,又道:“想必各位将军都见识过了吧!那就是机枪与电话!”

“限于兵工厂生产能力的不足,目前,机枪只能配备到连,而且只能保证一连一挺,这多少有点美中不足!”他无不遗憾道,旋又转语道:“但是军事通讯工具——电话的配备也普及到了连队,这就不简单了。”他钦佩的望一眼林逸,道:“由于林主席的高瞻远瞩,各军通信部队的建立,后勤部不仅在物质上提供了有力保证,而且在人员技术上也提供了充足的保证。人民军177特种通信部队一年中为人民军共培训出了五千通信兵。”

对于机枪的威力与通信部队的用处,各将领有切身的体会,正如周炳坤所言,这是两件值得兴奋值得庆贺的事。

作为从后世来的人来说,林逸对于这些原始的东西并不感冒,他眨眨眼,面无表情道:“长途通讯方面的建设怎么样?”他倒是对这个很关切,因为这是建立中心指挥,远程调控部队的基础。

周炳坤翻了一页文件夹,飞速扫视一眼,道:“据人民根据地工业部通报的情况,跨省的有线电话干线已初步建成,分别是贵阳至昆明、攀枝花至昆明、昆明至南宁三条主干线,其中攀枝花到昆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