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钻石王老五喜欢的女生 > 第15部分(第3页)

第15部分(第3页)

“大哥,作首诗吧。”老刘喝着酒,学着萍儿的口音劝我。

“歇了吧,要柳永行了,还能蒙顿饭吃。”

“柳永谁啊?”萍儿插进话头。

我耐心告诉她柳永是北宋,就是古代一词人,没当上官儿,整天在妓院里边混。他词写的特好,在当时算是流行歌曲界的大腕了,就跟现在的周杰伦似的,哼哼哈嘿的,粉丝那是相当多。柳永觉得自己帅呆了,老把自己比成另一个特有名的美男子,不过据说长的也确实不错。这大腕还教歌妓们写词写歌,好多歌妓,其实就是小姐,觉得这人有才,老给他钱花。等柳永死了,都是这帮小姐们儿凑钱安葬的,清明节还去扫墓呢。

“想起来了,初中好像是不是学过他的词啊!哦,原来就是一个小白脸儿啊!”萍儿若有所悟。

“可不能这么说,那可是大白脸儿。”

这时候,远处沙滩上放起了焰火,大家都扭头去看。只见五颜六色的光焰把发着有节奏闷响的海的近端一次次照亮,远远望去,场景壮观得竟有些虚幻,和一首MV里的场景极其雷同。借着光亮,我看到身边洗过澡之后的萍儿没有化妆,失却了庸俗的明艳,极是普通的长相倒也还算得上顺眼。

“萍儿你多大?”

“您猜呢?”

“十八?”我是逢人减寿遇物加钱。

“眼力太差了大哥。”

“十五?”

萍儿狡黠地笑了:“我比您小四岁。”

“比我小四岁?”

“我看大哥您今年有二十五吧?我马上就二十一了。”萍儿笑着的样子说不上多好看,但那股劲儿,和大街上走着的成百上千的年轻女孩子们相比,倒也没什么不同。

相亲角(1)

“来来来,看看这个。”礼拜一,刚刚开完例会的一帮记者被社长招呼到电视机旁,原来北京台正播着一部关于剩女题材的专题片,并着重介绍了中山公园、紫竹院、龙潭湖等处的“相亲角”。一个记者把音量调大,吸引了原本正在工作的几个编辑也围了过来。

其实,这事儿已经有几年历史了。也许是看着自己的孩子老大不小却依旧形单影只的样儿,家长们坐不住了,自发地在公园里为大龄儿女牵线搭桥,渐渐的,上述几个公园就成了气候,人越聚越多,加上媒体报道的推波助澜,结果形成了固定的“相亲角”。

“这事儿值得做做,现在这孤男剩女的婚姻大事很引人关注,像这个相亲角,还有那次谁说过的八分钟速配什么的,可以结合起来,一起整出个体验式报道。”看完电视,社长布置着采访任务,随后笑着转向我,“我看这采访啊,呃,你也别安排实习生去了,就亲自出马吧,没准儿就手还能找到一个喜结良缘呢!”

旁边的一帮年轻编辑记者跟着大笑起哄。我说成,无所谓,你们谁有需要说一声儿,我替你们在相亲角那儿挂个号。

回到座位,给老刘打了个电话,约这厮下午同去。老刘答应了,并建议去中山公园,因为离单位比较近。放下电话,旁边那女编辑冲我嘀咕,说自己要是记者就好了,也能跟着去转转,光听说这相亲角特好玩儿,可还一次没去过。我让她别不好意思,如果也想在那儿登个记,就找个硬纸板儿,把事迹和电话写上,再写几个字:年方二八,貌美如花,杂志编辑,心狠手辣。对了,你是二十八么?那编辑说不许这么损人的。

“你真想挂号啊?”我认真地问。

编辑红着脸点点头。

我说那可当真了,你把招商广告的词儿编好,我边采访边给你宣传宣传。那编辑说你看着写吧,凭你的文采肯定马到成功。

由于天安门附近的停车场全满了,老刘转了半天,最后只能把车搁在北京饭店,结果不得不走了很长一段路,才到中山公园。由于不是周末,公园里人还不算太多,“五一”中旬举办的丁香展还没结束,扑鼻芬芳让老刘很爽,赞叹道真他妈是鸟语花香的好地方。

相亲角在公园的筒子河河沿儿,一堆中老年人就跟那儿三个一堆儿、两个一伙儿的,有的聊的热火朝天,有的则是鬼鬼祟祟地小声嘀咕,不时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纸笔记着什么。旁边一小片空地上摆了不少A4大小的纸,用小砖头压着,一排一排的挺齐整,中间还特意留着走人的过道儿,纸上面写的都是男男女女的个人资料,什么知识家庭,有车有房,事业单位,外企白领等等。

老刘提议先歇会儿,观察下动静再说,然后就一屁股坐在离相亲角不远处的长椅上抽烟。我说你可真容易累,边从包里掏出打印好的女编辑的资料,走过去摆到一排排小广告的行列里,这才发现其他资料好多都是手写的,虽说工整大方,但毕竟单色居多,相比起女编辑的彩版印刷,明显逊色不少。

果不其然,刚把纸撂地下,几个大妈就凑过来认真看这张花花绿绿的人物介绍,我说您几位看好了,合适就打上面的电话,这姑娘可是我们单位的一朵花。一个老太太啧啧连声,认为这样挺方便,上面连电话都有。另一个老太太特意把眼镜戴上,仔细眯着眼睛看半天,说这姑娘也是个本科呢,和我们家那姑娘一样,高学历。我说您是替女儿找对象来的?那老太太点头称是,我说大妈,我们这同事可不是同性恋。老太太笑了,说还以为你是摆你自己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