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经过简单粗暴的制式培育速成,开始演出。
演出的效果堪称车祸中的车祸,尼玛星际车祸。
绝对是相当惨烈。
之所以成功,主要还是猎奇,大家都想看看,熟悉的乐曲,到底会被演奏成什么个爹妈都不认识的样子。
演出时,乐手,指挥,观众,面对着共同的挑战-——尽可能的不要笑出声。
而后来,这個乐团解散了。
原因很离谱。
因为,大家居然逐渐熟悉了音乐,逐渐熟悉了手里的乐器,居然正正经经的能演奏好曲子了。
便已经完全丧失了组建的初衷,最终遗憾解散。
可李景霖这次面对的,看似一样,实则却完全不一样。
面对演出节目的时候,也绝对不能报以过度的娱乐心态。
除了音乐本身需要从技术的层面上,将其做些“微调”,使其能够适应大舞台外。
端庄严肃,与娱乐轻松之间。
必须要找准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摇了摇头。
李景霖便继续进入工作状态。
时间,就这么过了整整一个月。
经过了一个月的努力,桑莲才终于将人群集结完毕。
能在民间乡土中,寻求这些人,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桑莲面对的压力极大。
一来,是需要亲自去大山里一点点的考察,选择。
二来,需要去当地劝老乡们去演出,并且同时安排好后续处理,比方说,农耕或收成时候的额外帮扶,养殖畜牧是否能足够人手。
三,便是将这些人带到歌舞团排练里,基本的保障,沟通,以及演出中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等等。
除此之外。
是否能成功,其实也是一个未知数。
但,国家的支持是到位了。
滇南方面对此大力支持,打响文化名片,解决了不少桑莲的后顾之忧。
直到全部安排妥当后,一切便也都正式开启。
李景霖这天并没有继续搞音乐,而是走出来,细细的观察学习。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如果这次机会抓住了,后面到了开始创作《醒狮》时,会积累很多的相关经验。
“乡亲们,咱们一点点来!”
“桑团长,我们能行吗?”
“肯定能行啊!咱们这民间的艺术啊,那才是真正的艺术!各位能来,那是我们的荣幸啊!”
此时的桑莲,正在动员这些老乡们。
可以看的出。
找来的各个民族的老乡们,对此是有些不自信的。
乖乖。
突然来了个人,说咱平时跳的那点舞,唱的那几句山歌,居然是劳什子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