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莲老师一愣,旋即看李景霖的这个表情,不由得大笑了起来。
甚至不如去干旅游文化宣传大使。
不由得迟疑的开口。
桑莲老师笑呵呵的介绍起来。
看着端上来的菌汤,李景霖突然想起了当初乐团里巴松手对自己说的那些话。
言语之间,还很是好奇。
这一席话说的,自己还没认真看锅里是啥样,就已经感觉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客人您好,这道汤,是用香菇,鸡油菌,虫草花,羊肚菌,鹿茸菌,姬松茸,竹荪等多种无毒菌子精制而成,不同的菌子之间,香气互补,又兼顾了不同的口感。”
“你就放心吃吧。”
这玩意确实带感。
“好好,我整点。”
看桑莲老师没说什么话,服务员找准机会,也笑着开口。
“怎么说呢,一开始,我觉得滇南的味道应该是比较接近粤菜的那种清淡鲜香。”
“比如竹筒饭啊,或者是滇南原汁原味的过桥米线。”
“但真正来了以后才发觉,这里其实很能吃辣,也不乏一些较为口重的饮食,甚至在吃辣这方面,感觉都不逊色于那些以辣著称的地方。”
“甚至可以说相当能吃辣了。”
“比方说滇南特色鬼火绿。”
“可偏偏,吃了这一路后,有咸有淡,有甜有辣。”
“追求鲜美,也有这种非常原汁原味的菌汤。”
“还真的能从饮食中,就感受到一种多民族的文化融合。”
饮食即是人生,即是文化。
不得不说,这一次滇南之旅,那种特殊的文化符号,给李景霖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以往在网上常见的猎奇菜,比方说什么油炸花蜘蛛虫子宴。
还真没见过。
起码,在李景霖的认知里来讲,这玩意好像在本地也算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反而是一些容易忽视,看似不起眼的东西。
更加展现了一种真正的滇南味道。
“可以,还真给你吃出点门道了,可不想我带的那几头猪。”
马教授美汁汁喝了一口汤,忍不住开口评价了一句。
旋即便是一阵阵的羡慕。
想起自己的学生,那真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叹了一口大的。
“唉——!”
想起带的那些不争气的学生。
马教授那是连连摇头。
实际上,于饮食中见证文化,这是一件最为正确,也最容易感受到的文化体验方式。
所以,在带研究生四处考察,研学的时候,每到一处,马教授都会带着他的研究生,先去吃,再去研究文化,然后结合着文化民俗的研究,再去吃。
这样,同样的吃,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可。每次马教授带学生去吃,找到本地最正宗,最美味的地方吃。
那帮学生除了“真香”俩字,再就没反应了!